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yè)動態(tài) » 正文

超額履約“京滬高鐵三標” 加速開拓非水電市場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09-02-19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中國經濟時報
核心提示:超額履約“京滬高鐵三標” 加速開拓非水電市場
  2008年1月6日,中國水利水電建設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水電集團)以142.7億元標價中標京滬高速鐵路土建工程JHTJ-3標段,成為承建我國第一條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高速鐵路的四家中央企業(yè)之一。 

  作為中國規(guī)模最大、最具實力的水電建設企業(yè),中國水電集團以國內水電市場近70%的份額和國外經營的優(yōu)良業(yè)績,使“中國水電”SINOHYDRO成為知名的國際水電品牌。而中標我國投資規(guī)模最大、技術含量最高的京滬高速鐵路,則是中國水電集團開拓非水電市場取得的重大突破,是實施產業(yè)結構調整戰(zhàn)略的重要舉措并獲得的重要成果,具有重大的歷史性的里程碑意義。 

  在強手如林的鐵路建設市場上,中國水電集團的這個華麗轉身,為中國水電集團再次重新定位、實行主營業(yè)務的重大轉向奠定了一個高端的啟動平臺。

  抓住關鍵  實現(xiàn)全面超額履約

  中國水電集團中標的“京滬高速鐵路三標段”線全長266.617公里,合同總價142.7億元。該標段大部分位于山東省境內,從黃河特大橋南引橋起始,一路向南經過濟南、泰安、曲阜、棗莊等地市,尾端與徐州站相連,整個標段被路基、橋梁、隧道等劃分成了若干個小的施工區(qū)段,是京滬高鐵全線施工條件最為復雜的一個標段。  

  回顧2008年,“京滬高速鐵路三標段”的建設情況進展如何呢?  

  2009年1月22日,鐵道部部長劉志軍在三標考察時指出,中國水電集團是我國水電建設的主力軍,在建筑施工領域有很強的綜合技術優(yōu)勢,進入京滬高鐵施工以來,認真學習,努力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快速轉變,積極融合,很快適應了新的施工環(huán)境和鐵路施工的要求,并將水電施工中成熟的先進技術融入高鐵現(xiàn)場施工,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值得祝賀,值得稱贊。

  在水電建設方面,中國水電集團處在行業(yè)領軍地位,但在鐵路市場上,“中國水電”卻還是一個新兵。面對強手如林的“路內單位”,中國水電集團的建設者們虛心學習,主動適應,一方面,十分謙虛地向設計、監(jiān)理和咨詢學習規(guī)程、規(guī)范、標準以及習慣、文化,主動對接鐵路建設管理慣例;另一方面,結合崗位和工作實際狠抓員工培訓,努力提升從業(yè)人員的素質。 

  “在京滬高速鐵路的建設工作中,我們主要抓住了四個關鍵點。”中國水電集團總經理、京滬高鐵三標項目部總經理范集湘說。首先,中國水電集團從戰(zhàn)略上高度保證了對京滬高速鐵路項目的資源投入,中標以來,相繼注入流動資金2.3億元,投入設備5400多臺(套),價值9億元以上,有效地保證了施工生產的順利進行;其次,理順了內部經濟關系,明晰了各參建單位的工程施工范圍、內部經濟關系和經營指標,責任的落實有利于京滬高速鐵路建設的有效推進;第三,健全了激勵約束機制,實行月度計劃完成率最低的單位一把手現(xiàn)場駐點整改制度,高壓態(tài)勢保證了建設計劃的如期完成;最后,開展內部全面履約信譽評價,推動了工程履約,提高了工程質量。 

  據統(tǒng)計,2008年以來,由中國水電集團主要負責實施的“京滬高速鐵路三標”全面超額履約,全年累計完成產值43.18億元,為年度計劃的102.55%。同時,中國水電集團“京滬高鐵三標段”所接受的CFG樁檢測、地基壓實系數(shù)K30檢驗、混凝土試件檢驗、施工管段檢驗、分項工程評定、分部工程評定等數(shù)項檢驗的一次合格率均為100%,質量目標始終處于有序可控的狀態(tài)中。

  揚己之長  力求形成水電特色

  作為國際知名的水電品牌,中國水電集團在長期的水電工程施工中,在工藝、工法上,進行多年的不懈探索,積累了一些寶貴的經驗。進入鐵路建設市場后,他們一方面“在學習中追趕”,另一方面又積極地揚自身之長,創(chuàng)新探索,力求形成自己的特色。用他們的話說,就是“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打造差異優(yōu)勢”,追求“更快、更好、更省”的目標。

  目前,中國水電集團在京滬高鐵項目上,已取得了一批創(chuàng)新成果。

  建成京滬全線第一家視頻會議系統(tǒng)、遠程監(jiān)控指揮系統(tǒng)。 

  過去水電施工是“點”,如今鐵路施工是“線”,而且這“線”長達266公里。為加大監(jiān)管力度,加強對轄區(qū)內所有施工現(xiàn)場的管理,中國水電集團與中國網通合作,建立了視頻會議系統(tǒng)和施工現(xiàn)場實時監(jiān)控遠程指揮系統(tǒng),通過提供技術先進、反應迅速、信息準確、傳輸可靠的支撐平臺,更加規(guī)范地管理施工現(xiàn)場,了解現(xiàn)場生產、設備施工情況,并在項目部監(jiān)控中心對現(xiàn)場施工情況實時進行調度。

  采訪中,記者看到,數(shù)十個攝像頭將幾十公里外的施工現(xiàn)場,包括隧道的掌子面上的實時情況,全部傳至大屏幕上,一目了然,并且可以對話互動,及時調度指揮,信息化程度很高很實用。 

  隧道仰拱施工采用移動棧橋技術,獲鐵道部立項。在國內同類項目建設中,一般采用簡易棧橋保證平行施工作業(yè)以縮短施工工期,但使用不便,在實際施工作業(yè)過程中機械化程度差,安全性差、承載小、跨度小。他們從可移動式棧橋思路出發(fā),增加棧橋的轉向、升降、跨度等功能,排除施工過程中可能遇到的施工干擾問題,隨時保證開挖出渣的交通通暢,同時又保證橋下仰拱混凝土施工作業(yè)的順利進行,避免交叉作業(yè)造成的施工干擾,提高了施工工效,保證工期進度。

  開展路基機械化、自動化施工。他們購進了德國原裝進口寶馬26噸振動碾,可以自動控制壓實質量,自動檢測,經碾壓后自動檢測的路基EV2/EV1通過試驗檢測達到規(guī)定要求。提高了碾壓工效,節(jié)約了能源,保證了路基的質量。 

  開展“高速鐵路橋涵過渡段碾壓和變態(tài)混凝土施工技術研究”。中國水電集團承擔施工的三標段橋梁長度占線路長度的60.6%,橋涵總數(shù)達到320余座,橋涵過渡段達到640余座,在橋涵過渡段碾壓施工中,因受到大型震動壓實機具的行走范圍的限制,橋臺后和涵背等過渡段兩端接觸區(qū)需要采用小型震動壓實設備施工,由于其壓實功能限制,導致該區(qū)域難以壓實到令人滿意的效果。為了解決過渡段沉降而產生橋頭跳車難題,世界各國均針對性進行了各種施工工藝和措施的研究,但至今未取得完美的效果,成為世界級難題。 

  中國水電集團在水電施工中,創(chuàng)新性地采用了碾壓混凝土變態(tài)施工技術,成功地解決了壩體內的廊道周圍和模板附近等部位碾壓不密實的難題,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施工技術。 

  他們在京滬高鐵施工中,將這一技術移植到鐵路施工上來,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為科研項目“高速鐵路橋涵過渡段碾壓和變態(tài)混凝土施工工法”的編寫,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任重道遠  追求集團科學發(fā)展

  2008年,“京滬高鐵三標”在中國水電集團的全力支持和艱辛努力下,不負眾望圓滿完成了履約任務,在全線9家鐵路頂級施工單位中名列第五;在京滬高鐵總指揮部日常管理考核評比中,獎罰相抵獲得獎金55萬元,成為唯一一家獎罰相抵得獎的標段,實現(xiàn)了良好開局。 

  2008年12月9日—11日,集團公司黨委書記、副總經理劉起濤在京滬高鐵三標考察工作時指出:“集團公司的戰(zhàn)略思考是與時俱進的。鐵路建設已經成為集團開拓非水電領域的戰(zhàn)略高地點,我們要鎖定這個目標,為集團今后的鐵路市場做好準備。通過集團作為龍頭的帶動作用和管控能力給各公司以強大的支撐,創(chuàng)造市場空間,實現(xiàn)集團的戰(zhàn)略轉型?!?

  在總結2008年的“京滬高鐵三標”工作時,中國水電集團總經理、京滬高鐵三標項目部總經理范集湘指出:“2008年取得的成績只能說比較欣慰,不能說自豪,2009年有更艱巨的任務等著我們去做?!?

  “根據安排,京滬高鐵三標項目部今年要完成產值60億元,平均每天完成2000萬元的產值,施工履約壓力巨大。”范集湘分析,“對此,我們必須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強化責任意識,大力推進標準化管理,注重技術創(chuàng)新和加強技術管理。2009年,我們要目標倒逼,背水一戰(zhàn),全力以赴完成全年任務?!?nbsp;

  大力開拓鐵路市場,是中國水電集團實現(xiàn)產業(yè)結構調整、大力開拓非水電市場的重中之重。根據國家新的鐵路建設計劃,2009年要招標15000億元,計劃完成投資6000億元,比去年翻了一番。這對于中國水電集團這樣擁有大土木背景的建設集團來說,正是一個渡過金融危機的風險期、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千載難逢的戰(zhàn)略機遇期。對此,范集湘總經理表示:“我們要再次重新定位,實行主營業(yè)務的重大轉向,義無反顧地加大鐵路市場的投入,把我們過剩的水電產能轉向非水電,實現(xiàn)集團的科學發(fā)展?!?/div>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guī)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qū)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