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上午7時許,在貴州鎮(zhèn)勝公路壩陵河大橋施工現(xiàn)場,一艘遙控氦氣空中飛艇牽引先導索騰空而起,飛越峽谷,僅用10分鐘左右的時間將一條長達1000多米的先導索從大橋關嶺自治縣白水鎮(zhèn)(東岸)送達城關鎮(zhèn)(西岸)預定地點,這標志著我國首例運用遙控氦氣飛艇施放先導索在壩陵河大橋取得成功。據(jù)悉,采用飛艇牽引法(全稱為QS-700遙控氦氣飛艇張力架線先導索牽引法)進行懸索橋先導索架設施工,目前在世界上尚屬首次。貴州省高總司常務副總經(jīng)理任仁,壩陵河大橋建設指揮部副指揮長周平,我公司五分公司黨委書記張文勝等出席了遙控氦氣飛艇施放先導索儀式,中央電視臺、貴州電視臺、貴州日報等媒體聚焦施工現(xiàn)場。
壩陵河大橋橫跨貴州關嶺自治縣白水鎮(zhèn)、城關鎮(zhèn)之間的壩陵河大峽谷,是滬瑞國道主干線貴州境內鎮(zhèn)勝公路的重要控制性工程。該大橋為主跨1088米、寬24.5米的單跨雙鉸鋼桁加勁梁懸索橋,主跨跨度創(chuàng)世界山地橋梁之最;西岸為隧道式錨碇,東岸為重力式錨碇,其規(guī)模分別居世界和國內前列;全橋長1564米,為山嶺重丘區(qū)國內第一長橋,世界第七長橋。它的建成,將使從黃果樹風景區(qū)到關嶺縣城的里程縮短20公里,車程從半小時縮短到約5分鐘。
我公司承接了該橋西錨碇、西索塔、西引橋及上部結構的施工任務。西索塔高201米,被譽為“亞洲第一海拔高塔”,項目部以“創(chuàng)新創(chuàng)優(yōu)、超前超越、精細精品、至善至美”的管理理念,發(fā)揚高屋建瓴、摧城拔寨的鐵軍作風,克服了施工場地十分狹小、材料運倒頻繁、施工用水奇缺等諸多困難,于2007年3月4日提前一個月實現(xiàn)塔柱封頂,至上橫梁完成歷時435天,共澆注主塔砼20多萬立方米,攻克了200米直線距離、向下落差80米、向上200多米輸送機制山砂砼一系列科技難關,成功解決了國內由上而下澆灌砼防離析的老難題,填補了國內利用機制山砂泵送200米以上高塔不接力、不堵管、不爆管的空白。西錨碇為隧道錨,成扇形結構,隧洞軸線總長度74.34米,與地面最大垂直深度約95米,其最大截面積500多平方米,洞身軸線水平角45°,最大傾角達53°,堪稱“世界第一隧道錨”,德國、日本、加拿大以及我國一些著名橋隧專家如交通部副總工程師王玉等多次親臨現(xiàn)場考察指導,項目部克服兩錨洞最小距離僅7米、錨洞區(qū)山體巖石裂隙嚴重、溶洞發(fā)育等不利條件,于2006年11月12日、2007年2月20日在總共開挖34000立方米土石方之后,分別完成左、右錨洞二次襯砌,目前已澆注錨塞體砼左洞10層、右洞9層,預計9月底全面完成澆注至13層的“填芯”任務。壩陵河大橋西主塔格柵為組焊件,單個格柵重約32噸,格柵內設錨固鋼筋并填混凝土,今年8月3日、8日,大橋左、右側格柵分別成功吊裝,隨之完成了主索鞍安裝施工,標志著壩陵河大橋上部結構正式進入主體施工階段。
由于壩陵河大橋兩岸距離長,跨度超過千米,峽谷谷底距橋面有370多米高程,距主塔頂更是達到500多米高,且地勢陡峭,地形起伏較大,坡度在60°到70°之間,峽谷管道風效應明顯,同時受壩陵河水位暴漲暴落影響,給先導索過峽谷增加了難度,同時為了確保安全,因此原定運用人工過先導索的傳統(tǒng)方案被放棄。采用大跨度懸索橋先導索遙控空中飛艇施放技術,不僅能夠成功解決壩陵河大橋大跨度懸索橋先導索過深切峽谷(達400—600米)的技術難題,而且具有安全、高效、經(jīng)濟、便捷、可靠、落點準確率高等特點,將為后續(xù)主纜索股水平放索贏得時間和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