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設備市場 » 正文

設備管理可持續(xù)發(fā)展之路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07-12-25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轉自中國建設報  作者:中國建設報
核心提示:設備管理可持續(xù)發(fā)展之路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機械設備事關建筑施工生產的安全、質量、技術、進度和效益,設備管理水平是施工企業(yè)市場競爭能力的具體體現(xiàn)。因此,如何提高機械設備管理能力,是市場新形勢下施工企業(yè)必須要思考和探索的問題。

  五大問題困擾設備管理

  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化,建筑企業(yè)全面推行項目法施工,完全不同于原來的以行政建制為單位組織施工生產,對機械設備管理的重視程度逐步趨向淡化,一方面是設備管理的組織機構弱化,有的施工企業(yè)撤消了設備管理的專職部門,或把設備管理歸入工程綜合管理部門進行管理,缺乏專業(yè)化管理;另一方面是機械設備的投入更新減少,租賃使用較多,施工企業(yè)機械設備的裝備率停留在原有較低水平。使施工企業(yè)在機械設備方面的問題逐漸增多:

  1.機械設備管理、操作、維修人員年齡老化,人員流失嚴重,自有職工比例下滑加快,導致大量無一定工作經歷的農民工上崗操作。

  2.設備陳舊、老化加快,不少機械設備已到了甚至超過了報廢年限,導致此類機械設備的事故隱患不斷和維修成本增加。

  3.機械設備檔案不齊全,設備管理者、使用者對設備使用壽命無法控制,安全隱患較多。

  4.不重視機械設備的維修保養(yǎng),設備帶病運轉、缺零少件、拆東墻補西墻現(xiàn)象普遍,不能發(fā)揮全部機械設備的效能。

  5.管理無序,自有設備與租賃設備并用,存在“誰買誰用,誰用誰管”現(xiàn)象,不講究機械設備的利用率和投資效益。

  總之,由于施工企業(yè)項目管理形式的變化,造成機械設備使用管理缺位,“重經營輕管理、重使用輕維修”的思想普遍存在,從而使機械設備故障隱患日益增加,各類事故苗子不斷出現(xiàn)。施工企業(yè)要徹底改變當前機械設備管理面臨的困境,唯有積極探索,從體制創(chuàng)新和管理創(chuàng)新上來尋找突破口。

  建租賃公司為體制改革破題

  建筑施工是流動性強、生產條件多變的行業(yè),建筑產品具有固定性、多樣性、生產長期性的特點。而機械設備租賃能較好地適應這些特點,所以成立租賃公司是施工企業(yè)機械設備管理體制改革的必由之路。

  傳統(tǒng)的設備管理體制屬于分級管理,設備管理部門常常只管編制設備購置計劃,負責設備的購置、驗收、分配等,對機械設備的使用疏于管理,有工地要用就用,沒任務時就把設備堆放在場地上,不進行檢查維修,往往重視的是設備的實物形態(tài)管理而忽視其價值形態(tài)的管理。對設備的使用、利用率和壽命等根本不重視。隨著項目法施工的深入,這種傳統(tǒng)的設備管理體制越來越顯出其不適應性,因為項目施工是以項目部為單位來組織生產,最終目標是追求最佳的經濟效益。項目部隨著工程開工而建立,隨著工程竣工而解體,這種一次性管理的性質決定了項目部不可能占有大量的機械設備,必須與租賃公司簽訂機械設備租賃合同,發(fā)生經濟行為,因為設備租賃使用最為經濟便利。

  為適應市場經濟和項目管理模式的需要,近年來許多施工企業(yè)內部設立了租賃公司,但設備管理體制基本上沒有變,租賃公司還隸屬于設備管理部門,業(yè)務也僅限于企業(yè)內部,沒有真正成為獨立的經濟實體,或多或少存在著行政干預的現(xiàn)象,致使某些企業(yè)的領導會認為租賃公司的收入是左口袋掏往右口袋裝錢的問題,沒有實際意義。有時為照顧項目部的積極性,還會從租賃公司應得效益中任意地砍掉一塊,嚴重挫傷了租賃公司的積極性。因此,施工企業(yè)必須對機械設備實行一級管理,使租賃公司真正成為獨立的經濟實體,以機械設備做為其資產的經營對象,注重保值增值、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和有效利用,由單純的管理型向管理經營型轉變。由于在市場經濟杠桿的自然調節(jié)下,設備管理水平的好壞也會直接從經濟利益中反映出來,因此也會促使設備管理人員去研究、探索和采用先進的管理方法以求獲得最大的效益,真正調動起設備管理人員的積極性,逐步使設備管理工作程序化、標準化、規(guī)范化、制度化,有效提高機械設備的管理水平。

  堅持“四化”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

  施工企業(yè)對機械設備實行“集中管理,租賃使用”的模式,不但充分地支持和保障建筑主業(yè)施工上的發(fā)展,而且能有效提高設備利用率和投資效益。但要真正有效果、出成果,還必須堅持機械設備的管理創(chuàng)新,具體要堅持“四化”:

  1.市場化是機械設備管理效益的關鍵。施工企業(yè)中的設備租賃公司對機械設備管理要真正進行市場化運作,充分釋放已有的施工裝備能力和擴張已有的設備租賃市場。堅持以機械設備為單位,強化各項管理,對機械設備的內部使用,嚴格按租賃合同辦事,條件上可以適當傾斜,但不盲目服從施工企業(yè)主業(yè)需要,提高設備的利用率,增強設備的租賃服務能力,從而追求機械設備最佳的經濟效益和投資效益。同時,施工企業(yè)對機械設備租賃要堅持走社會化的路子,因為光靠內部的市場容量有限,必須在社會化的大租賃市場中,尋找效益,尋找自己發(fā)展的道路。

  2.制度化是機械設備管理水平的體現(xiàn)?!皼]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制度管理是一切工作的切入點,對機械設備管理也如此,施工企業(yè)要從機械設備租賃的合同簽約開始,延伸到機械設備使用方案制訂、監(jiān)督和維修保養(yǎng),人員的培訓教育、持證上崗等方面都制定完整的、可操作性的規(guī)章制度。確保機械設備施工有施工方案、作業(yè)有操作規(guī)程、驗收有相關制度。有了規(guī)章制度,管理才有依據(jù),操作才有方向,機械設備的管理成效才能具體項目施工中顯示出其應有的威力,市場競爭能力才能得到真正體現(xiàn),項目施工工期、安全、質量等才能步入良性循環(huán)的有序狀態(tài)。

  3.人本化是機械設備管理安全的保障。機械設備管理說到底是由人來體現(xiàn)的,抓好、抓住人的管理和使用是兌現(xiàn)管理制度最根本的方面,而且事故統(tǒng)計資料表明,80%%以上的事故是人為原因引起的。因此,機械設備管理要堅持以人為本,通過開展教育、培訓、考核等手段,強化技能鍛煉,不斷提高人的安全意識,不斷提高人的操作水平,使機械設備管理有了實實在在的落腳點。并加強機械設備管理人員的投入,把機械設備安全責任制落實到人,明確機械設備租賃公司、項目經理、技術負責人、操作人員的相應職責范圍。只有人的安全素質明顯提高了,施工企業(yè)的安全生產也就有了質的保證。

  4.專業(yè)化是機械設備管理效率的基礎。機械設備管理具有很強的專業(yè)性,這就要求機械設備技術、操作、管理人員必須有較強的專業(yè)知識,并加強對機械設備主要危險源的控制,從各種因素上杜絕事故的發(fā)生,使機械事故的發(fā)生降低到最小的程度。而且要以機械設備為對象定期進行維修保養(yǎng),使機械設備自身素質得到充分利用,不僅保證了機械設備在施工生產流程中發(fā)揮應有作用,也有效地減少了設備故障,同時也延長了機械設備的使用壽命。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guī)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yè)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qū)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