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設備市場 » 正文

行業(yè)分析:工程機械標準存在三大問題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07-10-23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轉自慧聰網工程機械行業(yè)頻道   作者:慧聰網工程機械行業(yè)頻道
核心提示:行業(yè)分析:工程機械標準存在三大問題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yè)協(xié)會2006年的工作報告指出,目前我國工程機械標準存在標準體系不夠科學完成,標準更新不及時,有效性、市場適應性和服務能力有待提高等三方面問題。報告認為,當前工程機械行業(yè)標準整個標準體系不夠科學、完整,計劃經濟的色彩還比較濃厚,和國際上通行的標準體系內容差距較大。涉及安全和環(huán)保類的標準嚴重不足,標準更新、修訂不及時,很多標準的內容陳舊,新技術的內容反映很少,大約有75%以上的自用標準是2000年前制訂而應該修訂的老標準,標準滯后產品發(fā)展的情況比較嚴重。另外,標準的有效性、市場適應性和服務能力有待提高。

     專家指出,工程機械產品標準在保證產品的安全和使用者安全,引導產品發(fā)展,鼓勵高新技術產品的發(fā)展或淘汰落后產品等方面都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是科學的行業(yè)管理及建立進口產品技術壁壘的依據。標準對行業(yè)發(fā)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針對工程機械行業(yè)標準存在的問題,中國工程機械工業(yè)協(xié)會提出,希望工程機械全行業(yè)進一步重視標準工作,尤其是大型骨干企業(yè),作為標準工作的主力,應配備穩(wěn)定、稱職的專職標準工作人員。

     國內工程機械標準差在哪里

     據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技術中心林建榮介紹,與發(fā)達國家相比,目前我國建筑工程機械產品標準化工作存在5個方面的差距。

     (1)對技術法規(guī)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定位一直不明確?,F(xiàn)行技術法規(guī)沒有形成體系,存在管理混亂和透明度低的問題,認為強制性標準就是技術法規(guī),混淆了行政規(guī)定與技術文件的概念。

     (2)推薦性標準沒有采用國際標準水平較低的產品很多,按國民待遇原則,進口產品也應享有境內產品相同待遇,標準的差異導致產品質量水平的差異,必然會對國內產業(yè)形成沖擊。

     (3)合格評定機構的非選擇性、認證收費的內外差別和缺乏有關信息,違背了國民待遇原則、無貿易障礙原則和透明度原則。按中國加入WTO的承諾,認證機構的選擇應由申請人決定,認證的標志、收費、受理期限和程序應同意,認證機構的選擇也與產品的生產地無關。

     (4)認為國際標準不具有先進性。其實標準是WTO所認可的規(guī)則,其在國際范圍內的通用性正式其無可替代的新進行。國際標準大多數(shù)都是方法標準、術語標準和安全標準,雖然這些安全性能不像產品的使用性能指標那樣易于判定,但是對于在國內產品上根本沒有安全性能指標的要求,在國際標準安全性能指標水平其實非常高。土方機械現(xiàn)行制修訂標準中對司機視野、司機室環(huán)境、司機安全保護裝置和事故防止裝置均提出了要求和試驗方法。在標準項目的研究過程中,利用數(shù)字化功能樣機進行試驗已成為必要的手段。如“小型挖掘機的傾翻保護結構—實驗室試驗和性能要求”項目,為確定試驗載荷,利用虛擬樣機軟件ADAMS和有限元軟件ANSYS建立了挖掘機模型并進行了仿真實驗,得到不同工況下的載荷參數(shù)。

     (5)認為中國需要獨立建立一套具有“中國特色”的產品標準,并認為這是所謂建立“規(guī)則壁壘”的正確途徑,甚至一些高層領導也有這種思想。其實這樣的認識是非常危險的,按照WTO的規(guī)則參與經濟全球化,中國原有的產業(yè)結構、產品結構乃至體制也必然要發(fā)生重大變化。研究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的發(fā)展動態(tài),跟蹤和趕超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已成為新形勢下中國發(fā)展社會生產力的必然要求。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guī)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yè)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qū)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