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yè)動態(tài) » 正文

住建局更名為住更局!釋放了什么信號?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24-06-24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中國網
核心提示:近期,湖北多地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局更名為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并相繼掛牌。


近期,湖北多地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局更名為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并相繼掛牌。


此前,城市更新這一職能主要是由公眾較為熟悉的“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或“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局”承擔。



在新一輪機構改革中,截至目前,地方層面新組建“住房和城市更新局”,除了湖北?,廣東?、深圳也于近?兩年??成立了專門的“城市更新局”。


根據當地官方媒體報道,這些新掛牌的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均由當地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局更名而來。


有?媒體?指出?,住房與城市更新局的名稱變更代表了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整和轉型,也意味著更多的老舊房屋將進行改造和更新,從而提高城市的整體品質和人居環(huán)境。政府將致力于回歸房屋的居住本質,滿足老百姓對于舒適居住環(huán)境的需求。


以武漢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為例,官網介紹稱,該局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城市更新等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把堅持和加強黨中央對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城市更新等工作的集中統(tǒng)一領導落實到履行職責過程中,落實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


據《湖北日報》此前報道,6月18日,湖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蒙徽主持召開省委專題會議,聽取武漢市、宜昌市、黃石市推進城市更新有關情況匯報,研究部署下一步重點任務。


會議強調,要把危舊房改造作為推進城市更新的核心內容,探索以市場化方式推進危舊房改造的新模式,著力解決城鎮(zhèn)危舊房“不安全、不成套、不配套、不完善”等突出問題,持續(xù)改善人民群眾住房條件和居住環(huán)境。要適應人民群眾對住房的要求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探索搭建社區(qū)服務供應鏈平臺,推動既有住宅加裝電梯、適老化改造等工作,形成為民服務的長效機制。要加快推進以縣城為載體的就地城鎮(zhèn)化,制定完善縣城綠色低碳建設標準,提升縣城建設質量和公共服務水平,創(chuàng)造條件讓返鄉(xiāng)農民工和進城農民先“安居”再“樂業(yè)”。要加快推進相關試點工作,及時總結經驗,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模式,推動城市更新取得更大成效。


東中西部?區(qū)域?發(fā)展?和改革研究院?院長?于今?表示??,作為?改革開放?前沿?,珠三角??城市發(fā)展較早,城市更早進入需要更新?進一步提升時期。早在2001年,香港特區(qū)就已成立市區(qū)重建局,專門負責城市更新工作。市區(qū)重建局雖然名為“局”,但其實為一個永久延續(xù)的法人團體,不得被視為政府雇員或代理人,也不得享受政府地位。香港特區(qū)政府對市區(qū)重建局的運作、資金來源、財政、回收土地、政策制度等方面給予支持,但對業(yè)務干預較少。


“深圳?市?是?全國??首個?城市更新??試點?。廣州市是第一個設立城市更新機構的城市,2015年2月成立城市更新局。深圳、廣州在城市更新方面先期探索之后,如今湖北?的跟進,應該能夠說明,于大城市住建部門而言,城市更新這項工作,在未來將會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庇诮裾f,十八大以來,我國城市更新在理論和實踐上已經取得了一定成績。一些地區(qū)(如廣州、深圳、上海、南京及?香港?特區(qū)?)在城市更新方式與思路上也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是,總體上我國城市更新還存在著改造規(guī)模過大、速度過快,忽視城市文脈的保護等問題。城市更新不僅僅是解決“衰退”問題,更重要的是如何協(xié)調好經濟利益、社會利益和環(huán)境利益三者之間的關系,從而有力地促進城市更新與城市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于今認為?,我國城鎮(zhèn)化率已經超過60%,步入城鎮(zhèn)化較快發(fā)展的中后期。面對城市發(fā)展的新問題、新形勢,“十四五”規(guī)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提出,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對于全面提升城市發(fā)展質量、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促進經濟社會持續(xù)健康發(fā)展,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作為國內最早的城市更新研究者及城市更新系統(tǒng)觀創(chuàng)始者,于今從本世紀初開始關注城市更新問題,其取得的成果和部分觀點被納入國家重點項目及有關發(fā)展綱要。于今?表示?,隨著城市發(fā)展進入城市更新時代?,以及?新輪?改革?深入?,全國?各地設立城市更新機構加以配合。推進城市更新,就是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回應群眾期盼,補齊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等突出問題和短板,讓改革發(fā)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guī)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yè)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qū)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