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yè)動態(tài) » 正文

青海玉樹災后重建正式拉開序幕 權威專家認為重建約需時3年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10-05-06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建筑時報
核心提示:青海玉樹災后重建正式拉開序幕 權威專家認為重建約需時3年
  青海省省長駱惠寧5月4日在玉樹縣結古鎮(zhèn)禪古村和甘達村新社區(qū)建設奠基儀式上宣布,玉樹災后重建正式拉開序幕。
     
  禪古村位于結古鎮(zhèn)南部約10公里處,甘達村位于結古鎮(zhèn)西部約20公里處,這兩個村在地震中幾乎被夷為平地,兩村共有469戶,近1700人。兩村計劃用一年時間完成重建。
      
  駱惠寧說,一個布局合理、設施完善、特色鮮明、環(huán)境優(yōu)美的農村新社區(qū)即將在廢墟上站立起來。禪古、甘達兩村的災后重建不是簡單的恢復,而是全面的提升。在規(guī)劃與設計中要堅持以人為本、保護生態(tài)、尊重科學、尊重自然,體現民族文化、體現宗教政策,把改善生活條件與轉變發(fā)展方式緊密結合起來的理念。駱惠寧表示,相信禪古、甘達兩村的先行試點和探索,必將為很快啟動的全面災后重建提供成功范例。
     
  在這次重建的規(guī)劃設計中,充分體現安全、宜居、自然的宗旨,方案在村莊的規(guī)劃上最大限度地避讓了地質災害和洪水隱患,并充分考慮兩個村新社區(qū)建設與農牧業(yè)生產方式的轉變。房屋建設按照地震烈度8度設防標準設計,以保證相對較高的抗震安全性。同時,在住宅設計中,充分考慮當地居民生活的特殊性和舒適性,提高了住宅房間的使用效率,普遍增設了浴室、陽光房及安全的室內儲藏設施,全村住宅均達到水、電設施入戶。在國家補助面積的基礎上,鼓勵大家自籌資金,擴大面積,提高標準。
      
  另據中國城市規(guī)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總規(guī)劃師楊保軍日前說,從技術角度進行推斷,玉樹藏族自治州災后重建大概需時2年半至3年時間。他表示,重建規(guī)劃的具體時間表仍在進一步討論中。
      
  楊保軍說,玉樹重建的難度要比汶川大,盡管汶川地震造成嚴重損失,可離它不遠就有成都、德陽和綿陽三座城市。相對汶川來說,距玉樹最近的青海省會西寧市,兩者間也有800多公里。鋼材、水泥、玻璃和磚頭等主要建材外調的距離,將被拉得很長。此外,玉樹的施工期只有4到5個月,加上高原高寒給建設者帶來的不適應,在設計災民過渡安置方案時,就要考慮他們要待2年半到3年的時間。
      
  目前,玉樹約有12萬到13萬人需要進行過渡性安置,其中大部分為結古鎮(zhèn)居民,僅賽馬場受災群眾安置點一處,就有3萬余人。對此,楊保軍建議,過渡時期房屋建設應以帳篷為主、板房為輔,學校、醫(yī)院等公共設施可以考慮板房,空間上做到集中和分散相結合,并盡可能均衡。對玉樹重建中更為重要的經濟規(guī)劃,楊保軍則希望能為玉樹尋找到一種適合當地資源特點,并符合其歷史文化特色的發(fā)展模式。楊保軍表示,玉樹將來的經濟發(fā)展必須依靠市場,政府和市場要配合良好,同時需加強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建設。
     
  “但發(fā)展方向必須選準,”楊保軍提醒說,“這里畢竟是三江源,是我們的生態(tài)屏障,絕不能為追求短期利益而犧牲生態(tài)環(huán)境。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guī)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yè)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qū)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