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建工三建公司施工的海南大學生物醫(yī)學與科研中心科研大樓,其以展開面積為5萬平方米的清水混凝土施工項目成為海南省最大清水混凝土項目。根據(jù)計劃,工程將于近期啟動竣工驗收相關工作,預計9月投入使用。
建筑面積5.5萬平方米,其中清水混凝土展開面積達到5萬平方米。
沿海地區(qū)的鹽堿氣候對建筑存在一定腐蝕性,對團隊而言,絕不能讓沒有任何外裝飾面層的混凝土面層獨自應對海風的侵蝕。施工時,技術人員將混凝土保護層的尺寸從2厘米增加到3厘米?!敖ㄖY構鋼筋是骨架,混凝土是肉,增加保護層的距離,就是讓肉和骨架距離拉得再遠一點,也就是讓肉更厚實一點,增加鋼筋受侵蝕的抵抗能力。此外,項目通過在混凝土結構外圍涂刷特制的氟碳保護劑,如同給結構穿上一層隱形外衣,來減少鹽堿氣候對結構的影響?!表椖靠偣こ處熗鮽フf。
海南大學生物醫(yī)學與科研中心項目科研大樓由3個單體建筑組成,1號樓、2號樓為東西鏡像布局,3號樓分為東西兩部分,中間由連廊相連接。
其中3號樓的造型為類似“倒三角形”,而錯臺向上的結構造型帶來了諸多建造技術難題。
這種“倒三角形”的外觀結構形式的特點是下小上大,需要在建筑每層的四周支護一圈如同直角三角尺的鋼結構來托起更加寬大的上層結構,這種結構特點帶來了大量的傾斜立柱,“不僅是單根傾斜立柱,有時候兩根甚至三根立柱交錯在一起的結構形式讓施工變得更加復雜?!蓖鮽フf。
施工現(xiàn)場,由地面一個點“生長”出了一根直立柱和兩根傾斜的立柱交錯在一起,如何保證“三柱一根”的結構施工質量?王偉說:“我們采取三種技術手段組合,對于直立柱和傾斜立柱之間的模板鋪設,設計了可開合調整的合頁裝置,扣進兩柱交叉僅有15°左右的空間,確保小角度內的模板嚴絲合縫。而對于兩根傾斜立柱之間的大角度模板鋪設,我們制作了一套鋼結構卡尺,它如同撐傘的原理一樣,根據(jù)傾斜立柱的變化調整貼合立柱的開合大小。最后,我們在立柱與地面相交的位置使用固定裝置頂住立柱的根部,形成多層保護,確保施工中不會出現(xiàn)脹模、漏漿等問題,讓立柱無論角度如何變化都做到完美無缺?!?
結構施工中,綁扎鋼筋、支護模板、澆筑混凝土、拆模是一套完整流程。前兩個環(huán)節(jié)施工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一些雜物掉落在澆筑空間中,而清水混凝土施工,這些雜物一旦清理不干凈便容易造成質量問題。結合該項目情況,技術人員制作了一個針對清水模板內部金屬雜物拾取的發(fā)明裝置,它的原理類似于釣魚,通過在裝置頭部安裝吸鐵石,在澆筑前插入到模板內部,吸取多余的金屬雜質,搭配吸塵器對內部木屑進行清理,確保澆筑前的結構腔體內干凈,同時其結構形式為快插單元,可以通過抽拔進行拆除,如同上魚后的起桿環(huán)節(jié),簡便施工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