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萬科天空之城地庫上浮破壞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同時也給我們敲響了警鐘!
2020年7月13日,南昌縣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局組織專家組對現場情況進行了查勘,專家組對現場查勘后提議由南昌縣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局委托第三方檢測機構對事發(fā)項目進行檢測。
第三方檢測機構對事發(fā)地下車庫,于2020年7月14日制定了檢測方案并由南昌縣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局進行了公示,于7月16日檢測人員進入現場開始檢測。
7月21日檢測單位出具了地下車庫頂板、結構柱、底板觀測報告、混凝土芯樣檢驗報告及北地塊1#-19#主樓建筑傾斜率觀測報告;南昌縣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局對上述報告進行了公示。
7月25日,南昌縣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局組織召開了“關于天空之城北地塊地下車庫局部開裂事件”的專家組首次論證會,會上,專家組要求檢測單位再次對北地塊1#-19#主樓建筑傾斜率進行了一次觀測,以便對照分析。
檢測單位于次日(7月26日)上午對北地塊1#-19#主樓建筑傾斜率再次進行了觀測并當天下午提供了觀測報告。
7月26日下午,南昌縣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局再次組織召開了關于“天空之城北地塊地下車庫局部開裂事件”的專家組第二次論證會。
論證會期間專家組認真審閱了參建五方責任主體單位提供的技術資料、地勘報告、設計圖紙、抗浮計算書、事件經過現場記錄及檢測單位出具的地下車庫頂板、結構柱、地板觀測報告、混凝土芯樣檢驗報告及北地塊1#-19#主樓建筑傾斜率間隔6天的二次觀測報告等資料,專家組聽取了建設單位及勘查、涉及、施工、監(jiān)理五方單位代表就項目自查情況、時間發(fā)生經過包括時間發(fā)生后的應急處置的詳細匯報,并分別對參建五方責任主體單位進行了質詢;
同時還聽取了檢測單位的檢測情況匯報。經綜合分析、充分討論,最后專家組一致形成主要意見見下文!
事故發(fā)生原因
頂板未覆土壓重,回填土之間形成滲流通道
事件發(fā)生的原因:該地下室頂板抗浮涉及要求覆土厚度為1.2-1.35米,實際頂板未及時覆土。地下室底板坐落在填土層上,地下室基坑與地下室外墻間的回填土及地下室底板下填土,形成了滲流通道,地表積水滲入地下室底板下導致了地下室上浮。
事故發(fā)生直接原因
后澆帶封閉,未覆土回填,防汛一級響應未采取應對措施
盡管7月上旬南昌縣連續(xù)多日暴雨導致水位持續(xù)上漲是事件發(fā)生的客觀因素
但施工總承包單位在省防汛指揮部于7月10日10時將防汛三級應急響應提升至二級,省應急廳、省水利廳于7月10日10時分別啟動了防汛救災一級應急響應和防汛一級應急響應(7月11日我省啟動了防汛一級響應)以及在明知天空之城北地塊1#樓與6#樓之間地下車庫頂板時間發(fā)生區(qū)域后澆帶已封閉且頂板覆土未回填的情況下,沒有采取及時有效的應急措施,是導致該區(qū)域地下車庫上浮的直接原因。
監(jiān)理單位存在對汛期施工應急預案落實不力的情況,在已啟動了防汛二級應急響應的汛期未對地下車庫局部頂板未覆土情況下的應急響應措施進行有效的監(jiān)管。
未對主樓結構造成影響
結構破壞僅發(fā)生在無梁樓蓋區(qū)域
根據檢測單位出具的北地塊1#-19#主樓建筑傾斜率觀測報告及地下車庫頂板、結構柱、底板觀測報告,專家組經查閱涉及施工圖,認為:本項目地下車庫頂板采用了二種現澆樓蓋結構,即主樓及外擴一跨純地下車庫頂板范圍內采用了梁板結構,其他部位的純地下車庫頂板均采用了無梁樓蓋(帶柱帽)結構在純地下車庫頂板上形成了梁板結構及無梁樓蓋結構的過渡區(qū)域。
1#樓和6#樓之間的局部地下車庫(4-17軸交D-N軸)上浮后35個結構柱及部分頂板、底板、柱帽開裂區(qū)域僅發(fā)生于無梁樓蓋結構區(qū)域,其頂板、柱帽開裂位置沿無梁樓蓋結構鄰近梁板結構的過渡區(qū)域的內側發(fā)生,此部位的頂板、柱帽開裂后有效釋放了該區(qū)域地下車庫上浮后的附加應力及變形,沒有對主樓結構安全造成影響。北地塊1#-19#主樓建筑傾斜率間隔6天的二次檢測報告均反映主樓建筑傾斜率均在安全范圍內。
地庫施工質量滿足規(guī)范要求
無梁樓蓋結構形式與本次上浮事件無直接因果關系
根據地下車庫施工驗收資料及檢測單位出具的混凝土芯樣檢驗報告,北地塊該區(qū)域地下車庫施工質量符合設計及驗收要求;無梁樓蓋結構在此地下車庫上浮事件中無直接因果關系;
因地下車庫上浮而受損的地下車庫頂板、結構柱、柱帽、地板等構件經加固、補強或更換并達到相關規(guī)范要求以及地下車庫頂板覆土回填達到設計要求后,地下車庫可正常安全使用。
后續(xù)處理
加固方案盡快論證、施工!及時進行地庫頂板回填土!
為保證地下車庫的整體安全,應盡快進行加固施工,以便頂板及時覆土;具體加固方案應經專家組評審。
專家組意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