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無錫市濱湖區(qū)城管局市政養(yǎng)護處獲悉,今年養(yǎng)護所承攬的老新村改造項目中,為了配合海綿城市的建設,首次引入了透水混凝土材質來澆灌路面,目前包括產山新村、郁巷新村和中榮新村在內的三座老新村均鋪設了透水、透氣性極強的會呼吸的路面,鋪設面積達到了650平方米。同時路面以下的土壤與小區(qū)的綠化帶相連,形成地下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如果遇到大雨,透水混凝土澆灌的路面可以快速疏導雨水,并通過土壤和綠化帶的吸附功能,不需要通過城市排水系統(tǒng)就可以解決地表積水問題,如地表自行吸收功能超過負荷,則會通過養(yǎng)護部門在綠化帶內設立的溢留井進行排放,在汛期來臨時,會呼吸的海綿路面可以大大減輕城市排水系統(tǒng)壓力,大大縮短地面雨水排除的時間。
據養(yǎng)護所徐旭輝介紹,透水混凝土是由高強度水泥、單級配碎石、專用增強劑和水經機械攪拌成的多孔型混凝土,整體重量較輕,且內部多為直徑超過1 mm的孔隙,其孔隙率達20%,進而形成了孔穴均勻分布的蜂窩狀結構,因此具備良好的透氣透水功能,能夠確保雨水快速滲透到地下,減少路面積水,減輕城市排水系統(tǒng)的壓力。除了防止城市內澇的功能外,使用透水混凝土澆筑的路面還有多項功能,不僅水可以從路面上透下去,同樣地下的水氣、濕氣也可以通過路面升騰到空中,形成快速循環(huán);能夠有效補充地下水,調節(jié)路面及周圍空氣濕度,改善城市地表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的生存條件,調節(jié)生態(tài)平衡,有效改善城市“熱島效應”;同時因為減少了路面積水,增加了路面的透氣性,冬天路面就不容易結冰;此外透水混凝土的粗糙面層和多孔結構能更為有效的吸收車輛及其他城市噪音,降低噪音污染。
目前該項透水混凝土的新技術已經在濱湖區(qū)老新村改造中進行了試點,作為海綿城市建設項目中的透水鋪裝,能夠有效解決老新村地勢低洼容易積水的大問題,確保“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下階段該項技術有望在全區(qū)進行廣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