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詳細內容
  付大智同志作為青海高等級公路的直接管理者,在公路建設與管理中他始終牢固樹立科學發(fā)展觀,堅持“科技興路”戰(zhàn)略,大力開展科技攻關,積極推廣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同時加強科技人才隊伍建設,使科技為工程服務、為公路建設與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技術保障,取得了較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獲得的主要榮譽有:2009年4月任中國公路學會養(yǎng)護與管理分會常務理事;2009年11月被聘為中國公路學會養(yǎng)護與管理分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2003年分別被評為全省“十五”期間創(chuàng)新立功先進個人及全省交通系統(tǒng)“十五”期間創(chuàng)新立功先進個人;2006年被評為“高原千里文明通道”先進工作者;2010年獲全國綠化獎章。 

  高等級公路建設施工難度大、質量要求高,為給工程建設提供技術支持,付大智同志十分重視依托工程實際,積極開展科技攻關,力爭使科研課題早立項、早應用,為工程服務。為此,他親自主持、參與了《青海省高等級公路瀝青路面合理結構研究》、《青海省高等級公路濕陷性黃土路基處理技術研究》、《青海省高等級公路路域生態(tài)恢復適用技術研究》、《沖擊壓實技術在青海黃土地區(qū)路基施工中應用的研究》、《湟源至倒淌河一級公路連拱隧道設計與施工技術研究》、《青沙山公路隧道設計與施工技術研究》等多項課題的研究工作,目前多項課題已驗收鑒定,科研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并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青海省高速公路起步較晚,氣候條件差,地質地形復雜,如何積極引進和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充分吸取東部地區(qū)修建高速公路的成功經驗,提高工程質量,是付大智同志十分重視的一項工作。他會同領導班子成員和有關技術人員集思廣益,大膽研究,勇于探索,在工程建設中采用了多種全新的施工方案。針對隧道圍巖軟弱、松散、破碎的特點,嚴格按新奧法施工,采取“弱爆破、短進尺、強支護、及時封閉成環(huán)”的方法,使初期支護具有足夠的承載力。為減少濕陷性黃土路基不均勻沉降,采用換填砂礫和沖擊壓實技術,有效保證了路基穩(wěn)定。推廣采用AC—13K調整型級配瀝青路面結構,有效提高了路面抗車轍能力和路面集料嵌擠能力。在橋梁伸縮縫施工中,采用環(huán)氧樹脂混凝土毛勒縫,不僅大幅度提高了伸縮縫的使用壽命,而且有效解決了困擾高速公路的橋頭跳車問題。此外,還在橋梁施工中采用了保濕棚、高壓蒸汽養(yǎng)生等冬季施工工藝。這些技術措施對加快工程進度、提高工程質量起到了重要作用。經檢測,質量一次合格率100%,優(yōu)良率90%以上。 

  作為單位“一把手”,付大智同志十分重視局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努力營造激勵成才、愛才、重才、用才、展才的環(huán)境,以高等級公路發(fā)展需求為導向,每年落實培訓經費、加大培訓力度,大力開展自培、委托培訓等形式的職工培訓,培養(yǎng)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加強人才儲備,使全局科技人才隊伍素質逐步提高。同時付大智同志還積極撰寫學術論文,發(fā)表了《高速公路互通立交景觀設計》、《青海省高等級公路養(yǎng)護管理系統(tǒng)》等論文。 
更多»推薦精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 精英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guī)舉報 ]  [ 關閉窗口 ]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qū)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