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溶烈,1931年5月生,1953年畢業(yè)于中國南京工學院土木系。1956年至1958年初在蘇聯(lián)建筑科學研究院地基與地下構筑物科研所進修?;貒?,先后從事科研工作、工地施工工作。1972年調任國家建工總局科技局副局長,1982年任建設部科技局局長兼中國建筑技術發(fā)展中心黨委書記兼主任,1986年至1994年任建設部總工程師,1994年至1998年任建設部科技委員會副主任,1998年12月起任建設部科技委顧問。
現(xiàn)為中國建設機械協(xié)會理事長,中國建筑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土木工程學會顧問,清華大學、同濟大學兼職教授,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研究生導師、教授。并曾受聘擔任國家科技獎勵委員會會員,國家地震烈度評定委員會副主任,國家礦產儲量委員會委員和聯(lián)合國工發(fā)組織亞太地區(qū)低造建材施工體系委員會國家協(xié)調員(曾任1983年至1984年主席)?,F(xiàn)任《施工技術》編委會主任、《工程質量》編委會主任。曾經主持了我國核潛艇工廠工程,第一顆洲際導彈發(fā)射架的基礎工程等許多重要的課題。
至今在國內外報刊上發(fā)表論文180余篇,已出版的著作有:《中國建筑技術政策》、《建筑施工與工程實用技術》、《中國試驗住宅小區(qū)建設經驗文集》、《中國土木工程指南》、《建筑師學術 職業(yè) 信息手冊》、《中國樁與深基礎工程的理論與實踐》(英文),《THEORY AND PRACTICE OF PILING AND DEEP FOUNDATION IN CHINA》等,曾獲1987年建設部科技進步一等獎,1992年全國優(yōu)秀建筑科技圖書一等獎,并獲1988年國家科技進步突出貢獻表彰。中國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國家監(jiān)理工程師,1986年當選為瑞典皇家工程科學院外籍院士,1990年被授予國家級有突出貢鬃頁坪牛?995年獲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待遇,英國資深特許建造師,英國土木工程師學會和香港工程師學會資深會員,1997年獲美國普立頓大學榮譽理學博士學位。
?2006-2016 混凝土網(wǎng)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qū)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wǎng)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