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詳細內容
      文梓蕓教授1967年畢業(yè)于北京農業(yè)大學土壤化學系,1970-1978年在鋼鐵廠及水泥廠任技術職務八年。1981年華南工學院碩士研究生畢業(yè)。1987-1990年由國家教委公派赴法國布爾高尼大學(Universit*deBourgogne)作訪問學者,獲法國物理化學博士學位。1995年晉升教授,1996年被批準為博士生指導教師。已培養(yǎng)(包括在讀)碩士生12名,博士生13名?,F為水泥基復合材料團隊學術負責人,并任中國硅酸鹽學會六屆理事,中國土木學會混凝土耐久性專業(yè)委員會委員,廣東省水泥情報網副理事長,同濟大學建筑材料學報編委及廣東建材雜志編委等社會兼職。

      文梓蕓教授長期從事水泥及混凝土化學、工藝學,混凝土耐久性及新型膠凝材料的科研與教學工作,在復合礦化劑用于水泥熟料燒成的研究方面曾合作獲得1987年全國水泥科技十優(yōu)項目獎;在混凝土堿骨料反應機理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建立了一套反應模型,完整地闡述了反應歷程及范圍,膨脹力來源,最劣點規(guī)律,氫氧化鈣的作用等創(chuàng)新觀點,解決了本領域開展50年來懸而未決的理論問題。這項成果引起了國內外同行的高度重視,為堿骨料反應研究的突破奠定了基礎。并為國內外文獻大量引用;在這基礎上,發(fā)明了一種檢測骨料堿活性的新方法“溶膠-凝膠膨脹法”,并已經開始試用于工程骨料之中,取得了成果;在綠色膠凝材料方面,文教授發(fā)明了一種常溫下利用邊緣碳酸鹽巖石堿激發(fā)制造膠凝-灌漿材料的新方法,被認為具有創(chuàng)新價值,擁有發(fā)明專利兩項。曾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混凝土中堿---硅酸骨料膨脹反應機理研究”、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新型地基灌漿無機材料的研制”和廣州市科委軟科技項目“廣州市商品混凝土產業(yè)技術管理現狀的分析研究”等一批重大課題。在2002年又獲得國家高科技研究發(fā)展計劃(863計劃)“低環(huán)境負荷膠凝材料關鍵技術的研究”,對堿激發(fā)碳酸鹽礦膠凝-灌漿材料及其復合材料進行開發(fā)性的研究。至今在國內外發(fā)表過論文60多篇,曾兩次獲得中國硅酸鹽學會優(yōu)秀論文一等獎和廣東省自然科學優(yōu)秀論文三等獎。1999年6月獲國務院特殊津貼獎(98-3600244)。

      文梓蕓教授為研究生和本科生主講的課程有“水泥及混凝土化學”、“現代混凝土研究進展”,“結構材料耐久壽命研究”、“商品及高性能混凝土生產技術”等。

      出版著作有:大型學術專著《壩工混凝土專論⑴---混凝土堿骨料反應》(1995年)和《壩工混凝土專論⑵---混凝土骨料性能和制造工藝》(1999年),均為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主編全國統(tǒng)編教材《混凝土工程與技術》,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04年,和參編《混凝土實用大全》科學出版社,2001年。

更多»推薦精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 精英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guī)舉報 ]  [ 關閉窗口 ]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qū)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