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wǎng)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yè)動態(tài) » 正文

武漢8000億城建項目“遇冷”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13-09-26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wǎng)  作者:21世紀經濟報道
核心提示:武漢8000億城建項目“遇冷”

  近日,武漢針對8000億城建項目,向民營企業(yè)伸出橄欖枝,而地方民企大多持觀望態(tài)度。此前,武漢陸續(xù)出臺“新五十六條”等相關政策,鼓勵民間資本進入投資領域。9月18日,長沙市亦發(fā)布《關于加快市場化改革、促進民間投資發(fā)展的意見》。 

  去年,國務院發(fā)布鼓勵民間投資的“新三十六條”,近期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推進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服務,政策信號進一步明晰。而在地方,一邊基礎設施仍在大規(guī)模推進,一邊經歷新一輪地方政府債務審計。地方密集出臺政策,鼓勵引導民間資本,似為長遠之計。 

  記者多輪采訪發(fā)現(xiàn),地方政策大多仍處空轉狀態(tài),武漢等中西部城市最為典型。多位接受采訪的民企表示觀望,相關政策缺乏細則和規(guī)范,民間資本進入城建等公共領域,仍是玻璃門。 

  8000億項目遇冷 

  “8000億,不管怎么細分,給我們都是大項目。”武漢市東湖高新區(qū)的一家民營企業(yè)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正在各地找相關城建項目。中秋節(jié)前夕,武漢市工商聯(lián)組織政企座談會。陷入地方債輿論風波的武漢,將推進24類工程130個重點項目,投資約8000億元,歡迎民間資本進入。 

  近期對于武漢市的項目,多位參會民企代表則表示沒有信心投資,相關政策缺乏規(guī)范,一切尚待觀望。 

  在座談會現(xiàn)場,武漢城建、城投、稅務相關負責人均到場,拋出的項目,包括城際鐵路以及供水、供熱、污水處理等。 

  一位污水處理行業(yè)企業(yè)人士告訴本報記者,武漢市污水處理行業(yè),目前只引進了一家民企,投資10億左右,在整個行業(yè)占的比重極低,引入民間資本的空間非常之大,政府的步子還可邁大些。 

  “政府缺錢,我們也缺項目,但還不敢進來?!币患铱偛吭谖錆h的企業(yè)負責人告訴記者,包括他們在內的幾家參會企業(yè),投資項目百分之八十在外省?!疤m世立案、曾成杰案,任何一個案子對于國內的民企來說都是負能量?!睂τ谖錆h來說,一方面武漢民營企業(yè)實力較弱,難以承擔大項目,另外,民營經濟發(fā)展環(huán)境欠佳,跟政府合作或有一定風險。 

  另外,這8000億項目里,動輒上百億,民營企業(yè)只能望而卻步。不少企業(yè)家建議,政府在做項目推介時,應將項目細化,讓民營企業(yè)能看清投資方向,否則只能是沒法兒啃的大項目。現(xiàn)狀是,央企國企拿政府項目,然后轉包給民企,民企沒有背景,沒有央企國企的“紅帽子”,亦不敢接政府的項目。 

  湖北黃石一家路橋公司曹姓負責人表示,我們主要從盈利的角度考慮,城軌、地鐵項目,回報期太長,客流量也就那么多,票價多有聽證會,民營企業(yè)投資,會考慮政策等多方面原因,還要考慮要賬的問題,類似領導換屆等,都是不確定因素。 

  政策待細化 

  債務重壓下的地方政府,在融資日趨困難的情況下,引入民間資本,通過BOT、PPP等多重模式,參與大手筆的城建項目,從中央到地方,都似乎得到認可。 

  以武漢市為例,全城多個工地開工,龐大的城建攻堅計劃,近期因地方債問題,廣受媒體關注。此時,引入民間資本正當其時。 

  武漢市去年出臺的鼓勵民營經濟的“新五十六條”,提出十大領域向民營資本開放。據(jù)武漢本地媒體報道,今年6月份,武漢市發(fā)改委也向民營企業(yè)端出了1943億的項目,參與推介座談的企業(yè)很多表示“不感冒”。 

  武漢市一家科技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在引入民資方面,相關政策還待進一步細化,武漢明確了一些民企可進入的領域,但具體如何招標、稅收、簽合同等都待細化,政府和企業(yè)合作的規(guī)范和制度體系,一定要明確,“否則大家更不敢跟政府做生意”,從國家的“新三十六條”到武漢的“新五十六條”等大批政策只能空轉,不管多大的項目,也都是“看上去很美”。 

  近日長沙市出臺的《關于加快市場化改革、促進民間投資發(fā)展的意見》,和武漢市的“新五十六條”,大同小異,也主要是明確了一些鼓勵民間資本進入的領域。 

  相對中部的武漢、長沙,北京、廣州等地,相關政策和規(guī)范,相對細化。今年8月初,北京出臺《引進社會資本推動市政基礎設施領域建設試點項目實施方案》,對于建立投資、補貼與價格的協(xié)同機制,以及投資回報、土地政策方面有相對具體規(guī)定。 

  “地方政府一方面缺錢,但有些地方思想還不開放,不放心讓民企進入一些社會公益性事業(yè)。”武漢一位不愿具名的企業(yè)負責人表示,另外文件上寫“沒有門檻”,招標時都給了國企央企,執(zhí)行起來涉及利益太多,這跟一些地方的商業(yè)文明有關系,要慢慢來。 

  近日國務院印發(fā)《關于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意見》,明確提出“吸引民間資本參與經營性項目建設與運營”,其中提到的城市基礎設施升級改造,包括城市供水、污水、雨水、燃氣、供熱、通信等各類地下管網(wǎng)建設和改造等,這對民營企業(yè)來說,或是龐大的投資市場。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guī)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yè)

?2006-2016 混凝土網(wǎng)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qū)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wǎng)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