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富,先修路?
在這一古老口號的指引下,地方政府似乎永遠熱衷于大搞基礎設施項目建設,而鐵路,往往是其首選。
記者從鐵路部門和地方發(fā)展改革委等渠道獲悉,目前地方政府又將啟動一輪鐵路建設的熱潮。
千方百計上項目
一位接近鐵總的內(nèi)部人士告訴記者,前不久廣東省領導來復興路10號院拜訪了鐵總總經(jīng)理盛光祖,主管基建的廣東省副省長向鐵總匯報了廣東省近期擬建的鐵路項目。
這其中包括深圳至茂名鐵路,總投資609億元,項目資本金50%,該鐵路的項目建議書早于2011年2月得到批復,可研方案也在當年7月通過原鐵道部鑒定中心初審,該項目的可研報告在2012年底報原鐵道部。廣東省希望爭取在6月前上報發(fā)改委,并于2013年底開工建設。
除此之外,投資達136億元的廣梅汕鐵路擴能項目梅州至潮汕鐵路,廣東省近期將啟動項目建議書編制,預計2013年底完成建議書和可研審批,2014年開工。投資達209億元的廣州至汕尾鐵路,廣東省計劃于2013年7月將項目建議書上報發(fā)改委,2014年開工。投資達267億元鷹潭至梅州鐵路,廣東省力爭2013年重新上報建議書,2014年完成審批,2014年底開工。投資達120.7億元的廣州樞紐東北貨物外繞線,項目建議書已于2013年3月底完成會簽送回鐵總,廣東省力爭9月完成可研審批,年底開工。
除地方鐵路外,廣東省還有龐大的珠三角城際鐵路網(wǎng)需要建設,根據(jù)2012年7月制定的規(guī)劃實施方案,該城際網(wǎng)里程達1430公里,總投資達4000億元,其中廣珠、廣佛首期兩項目已通車,在建項目4個,共249公里,投資741億元,2015年前擬開工11個,總投資1633億元。以上各項目匯總起來,廣東近期投資鐵路的資金約在3000億元。
廣東加快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建設只是全國的一個縮影,目前中西部各省份都在計劃開建大量項目。
例如山東省發(fā)改委主任張務峰日前表示:青島經(jīng)連云港到上海的沿海高鐵要開通建設,另外,山東省政府常務會議已經(jīng)確定要加快修建青島至濟南的高鐵。
中部省份中,湖北省內(nèi)武漢至孝感城際鐵路、重慶至利川鐵路湖北段、宜昌紫荊嶺至云池港鐵路等建設項目進展順利。武漢至九江客專、鄭州至萬州客專、江漢平原貨運支線、武漢新港江北鐵路香爐山至黃州段、蒙西至華中煤運通道等一批重點建設項目前期工作進展順利,部分項目已明確開工日期。
西部省份中,新疆計劃2013年鐵路基本建設投資計劃168億元,遠超2011年的116億元和2012年的129億元。項目方面,新疆打算打造一條除蘭新鐵路之外的南出疆通道——庫爾勒到青海格爾木鐵路。
分類建設地方遇資金難題
上述中西部各省份的投資熱潮延續(xù)了歷年地方政府對鐵路建設層層加碼的老戲路,但這一次的熱潮又是在原鐵道部年初被拆分成中國鐵路總公司(簡稱鐵總)和國家鐵路局之后的新動向,老戲新唱,又有什么新的花樣呢?
北交大經(jīng)管學院教授趙堅認為,原鐵道部自2012年以來就開始慢慢剝離地方鐵路和城際鐵路的業(yè)務,這就是所謂的分類建設策略:鐵路總公司負責修建大干線等國鐵項目,省內(nèi)的支線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線路由地方政府自己籌集建設,鐵總只負責技術支持和后期保障。
此舉一反前鐵道部部長劉志軍在鐵路建設上大搞省部合作和大包大攬的做法,試圖在鐵總負債率和負債總額不斷上漲的資金壓力下部分解除鐵總的鐵路建設重擔。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表示,目前鐵總對新項目上馬的審核也較為審慎,上座率和投資收回年限的指標都有明顯提升。
分類建設的做法減輕了鐵總的壓力,擴大了地方的權力,而另一方面也為地方政府大上項目開了綠燈,創(chuàng)造了條件。
不過地方政府上項目畢竟有一個硬指標卡在那兒,即其籌資能力。不少地方鐵路辦尤其是西部省份的人士坦言其鐵路建設的資金壓力非常大,靠地方財政作為資本金的做法已難以為繼。
目前一些省份嘗試著通過發(fā)行債券或沿線物業(yè)開發(fā)的形式來吸引社會資本進入鐵路投資領域,例如廣東省的珠三角城軌開發(fā)即采用上蓋物業(yè)開發(fā)模式,不過該做法仍處于探索摸索階段,其成效尚有待市場檢驗。
除積極籌集外,地方政府目前的另一項工作即是跟遭到分拆后的鐵路部門重新在工作關系上接上頭,例如在舊項目的延續(xù),新項目的審批,環(huán)保、安全監(jiān)督、評審等方面,地方政府需要知道這些職能劃分到了鐵總和國鐵局的具體哪個部門,以便他們與鐵路部門重新建立關系,開展工作。
在這一古老口號的指引下,地方政府似乎永遠熱衷于大搞基礎設施項目建設,而鐵路,往往是其首選。
記者從鐵路部門和地方發(fā)展改革委等渠道獲悉,目前地方政府又將啟動一輪鐵路建設的熱潮。
千方百計上項目
一位接近鐵總的內(nèi)部人士告訴記者,前不久廣東省領導來復興路10號院拜訪了鐵總總經(jīng)理盛光祖,主管基建的廣東省副省長向鐵總匯報了廣東省近期擬建的鐵路項目。
這其中包括深圳至茂名鐵路,總投資609億元,項目資本金50%,該鐵路的項目建議書早于2011年2月得到批復,可研方案也在當年7月通過原鐵道部鑒定中心初審,該項目的可研報告在2012年底報原鐵道部。廣東省希望爭取在6月前上報發(fā)改委,并于2013年底開工建設。
除此之外,投資達136億元的廣梅汕鐵路擴能項目梅州至潮汕鐵路,廣東省近期將啟動項目建議書編制,預計2013年底完成建議書和可研審批,2014年開工。投資達209億元的廣州至汕尾鐵路,廣東省計劃于2013年7月將項目建議書上報發(fā)改委,2014年開工。投資達267億元鷹潭至梅州鐵路,廣東省力爭2013年重新上報建議書,2014年完成審批,2014年底開工。投資達120.7億元的廣州樞紐東北貨物外繞線,項目建議書已于2013年3月底完成會簽送回鐵總,廣東省力爭9月完成可研審批,年底開工。
除地方鐵路外,廣東省還有龐大的珠三角城際鐵路網(wǎng)需要建設,根據(jù)2012年7月制定的規(guī)劃實施方案,該城際網(wǎng)里程達1430公里,總投資達4000億元,其中廣珠、廣佛首期兩項目已通車,在建項目4個,共249公里,投資741億元,2015年前擬開工11個,總投資1633億元。以上各項目匯總起來,廣東近期投資鐵路的資金約在3000億元。
廣東加快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建設只是全國的一個縮影,目前中西部各省份都在計劃開建大量項目。
例如山東省發(fā)改委主任張務峰日前表示:青島經(jīng)連云港到上海的沿海高鐵要開通建設,另外,山東省政府常務會議已經(jīng)確定要加快修建青島至濟南的高鐵。
中部省份中,湖北省內(nèi)武漢至孝感城際鐵路、重慶至利川鐵路湖北段、宜昌紫荊嶺至云池港鐵路等建設項目進展順利。武漢至九江客專、鄭州至萬州客專、江漢平原貨運支線、武漢新港江北鐵路香爐山至黃州段、蒙西至華中煤運通道等一批重點建設項目前期工作進展順利,部分項目已明確開工日期。
西部省份中,新疆計劃2013年鐵路基本建設投資計劃168億元,遠超2011年的116億元和2012年的129億元。項目方面,新疆打算打造一條除蘭新鐵路之外的南出疆通道——庫爾勒到青海格爾木鐵路。
分類建設地方遇資金難題
上述中西部各省份的投資熱潮延續(xù)了歷年地方政府對鐵路建設層層加碼的老戲路,但這一次的熱潮又是在原鐵道部年初被拆分成中國鐵路總公司(簡稱鐵總)和國家鐵路局之后的新動向,老戲新唱,又有什么新的花樣呢?
北交大經(jīng)管學院教授趙堅認為,原鐵道部自2012年以來就開始慢慢剝離地方鐵路和城際鐵路的業(yè)務,這就是所謂的分類建設策略:鐵路總公司負責修建大干線等國鐵項目,省內(nèi)的支線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線路由地方政府自己籌集建設,鐵總只負責技術支持和后期保障。
此舉一反前鐵道部部長劉志軍在鐵路建設上大搞省部合作和大包大攬的做法,試圖在鐵總負債率和負債總額不斷上漲的資金壓力下部分解除鐵總的鐵路建設重擔。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表示,目前鐵總對新項目上馬的審核也較為審慎,上座率和投資收回年限的指標都有明顯提升。
分類建設的做法減輕了鐵總的壓力,擴大了地方的權力,而另一方面也為地方政府大上項目開了綠燈,創(chuàng)造了條件。
不過地方政府上項目畢竟有一個硬指標卡在那兒,即其籌資能力。不少地方鐵路辦尤其是西部省份的人士坦言其鐵路建設的資金壓力非常大,靠地方財政作為資本金的做法已難以為繼。
目前一些省份嘗試著通過發(fā)行債券或沿線物業(yè)開發(fā)的形式來吸引社會資本進入鐵路投資領域,例如廣東省的珠三角城軌開發(fā)即采用上蓋物業(yè)開發(fā)模式,不過該做法仍處于探索摸索階段,其成效尚有待市場檢驗。
除積極籌集外,地方政府目前的另一項工作即是跟遭到分拆后的鐵路部門重新在工作關系上接上頭,例如在舊項目的延續(xù),新項目的審批,環(huán)保、安全監(jiān)督、評審等方面,地方政府需要知道這些職能劃分到了鐵總和國鐵局的具體哪個部門,以便他們與鐵路部門重新建立關系,開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