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路做“面筋”增彈性
您知道高速公路的通病咋解決嗎?如何能抵御北方零下幾十度的低溫而不被凍裂? 防撞墻使用“防水面膜”、路面加“面筋”……這些都是保證高速公路質量的“法寶”。
明年10月通車的丹通高速,就采用了多種新工藝。
丹通高速起于桓仁縣境內遼寧與吉林交界的新開嶺,止于丹東古城子立交,與沈丹、丹大高速公路相接,路線全長196.617公里,概算投資123億元,建成后沈陽至吉林將增加一條快速通道。
線路為雙向四車道,全線設主線橋308座,互通式立交14座,隧道39座,沿線設服務區(qū)4處,收費站14個。本項目橋隧比為33%,是遼寧省高速公路橋隧比最大,混凝土工程量最多,構造物最復雜的工程項目。
由于穿越諸多景點,且并未對景點進行破壞,均盡力保持原有植被等原貌,又被稱作“最美高速”。
工程于2006年2月被列為國家北方寒冷地區(qū)高速公路典型示范工程項目,2008年11月開工建設,2012年10月通車。
丹通高速 施工工藝示意圖
路面與橋接合處:25噸鐵塊反復砸 橋頭的土更扎實 沒有落差就不顛
不僅僅在高速公路過橋的時候會發(fā)生,您在普通公路上行駛時一定也有這樣的感受:橋和緊鄰的路面有一定的“落差”,車輛經過時會顛簸,術語叫“跳車”。
丹通高速全線主線橋308座,互通式立交14座,隧道39座,施工標準是通車運營2年內,不允許出現一丁點的橋頭跳車現象。
為此,每施工完一段路面后,工作人員就會用吊車將25噸重的鐵塊吊起六七米,然后讓鐵塊自由落體砸下來。
“這叫夯實法,反復砸后,可以使橋頭部分的土更扎實,避免土方填充不均造成落差?!奔夹g人員說。
路面:瀝青和碎石粘合一起鋪
北方的公路還有一個“通病”,一到冬季路面容易被凍裂成一條條的縫隙,嚴重的可能局部塌陷。
為打造國內首條寒區(qū)示范路,丹通高速在路面鋪設中
防撞墻:“做面膜”防曬還防凍
高速公路建設管理局相關人員介紹:給防撞墻做“面膜”,這成為丹通高速公路的大膽創(chuàng)新。
所謂的“面膜”是一種白色粉末狀的憎水劑,施工人員把它跟混凝土攪拌在一起,涂抹在防撞墻表面,使防撞墻形成一層永久性“防水膜”,不僅能抵抗紫外線,里面的有機硅等成分還能抵抗除雪劑侵蝕造成的“衰老”現象。
從“耐寒”的角度看,憎水劑在固化后可耐-70℃~-180℃的溫度,即便在最寒冷的北方,防撞墻也不會被凍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