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至大連鐵路客運專線項目是中建總公司在鐵路高端市場——高速鐵路客運專線建設領域取得的重大戰(zhàn)略突破。作為參建單位,中建二局承擔了其中一個標段的工程。由于是首次涉足高速鐵路建設,他們在這個工程中付出了比以往更多的心血和汗水。當筆者走進他們的生活時,被他們的事跡深深感動。他們雖然只是千千萬萬鐵路建設者的一個縮影,但他們的精神仍值得我們贊揚。
從房建到高鐵,從城市到農村,從機關到基層,他們面對艱苦的自然環(huán)境,遠離家園、忘我奉獻;他們面對新的建設領域,刻苦學習、孜孜不倦;他們頂著巨大的施工壓力,攻堅克難、奮勇向前。他們身上體現(xiàn)出了中建人的堅韌、中建人的英勇、中建人的忠誠……
一個新的建設領域
貫穿遼寧省鐵嶺市的中建二局哈大鐵路客運專線全長24.5公里,橫跨8個村莊、3座城鎮(zhèn),穿越3條河流,涉及征地1290余畝,包含梁場、橋梁、路基、站場的施工,所處區(qū)域被當?shù)厝朔Q為“蓮花湖濕地”。
對中建而言,高速鐵路施工是一個新課題。中建二局哈大鐵路項目經理部總工程師姜會浩介紹,哈大鐵路客運專線時速可達350公里/小時,路基部分設計理念新。為保證軌道具有持久的平順性,哈大鐵路客運專線的路基結構首次采用了變形與強度結合控制的原則,將路基結構建成一個強度高、剛度大且縱向變化均勻、長久穩(wěn)定、頂面平順的彈性基礎。同時,客運專線對橋梁的設計和施工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為了保證橋梁結構100年的使用壽命,橋梁施工要采用高性能混凝土,并且對原材料、配比設計、添加劑、攪拌、澆注、養(yǎng)護等滿足高性能混凝土的技術條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32米跨度的雙線簡支箱梁重約900噸,制作、搬運、架設均需專門的大型施工設施與裝備。中建二局為此項目投入近億元購進了全國最先進的架梁設備,并邀請了一批專家到現(xiàn)場指導工作。
對于中建二局這支鐵路建設的新軍而言,從建筑工程點的布局向鐵路工程線性布局的跨越,中建二局不僅要面對高速鐵路施工技術要求高的挑戰(zhàn),而且還要遭遇兩種文化之間的差異所帶來的困難?!爸薪ㄎ幕c鐵路文化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兩種文化的融合實際是一個蟬蛻的過程?!敝薪ǘ止笾笓]部副經理王新文說。
然而,無論困難有多么大,該項目部全體人員經過數(shù)百個日夜的艱苦奮戰(zhàn),2008年11月2日終于在西孤家子特大橋上順利架設了第一片梁。這不僅標志著中建二局哈大鐵路項目部取得了里程碑式的勝利,而且也證明了中建二局這支鐵路新兵具有大兵團作戰(zhàn)的整體實力和能打硬仗的優(yōu)良素質。
一顆精忠赤誠的心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鐵路建設不同于房建,施工單位先期需要做大量的征地工作,除與政府有關部門協(xié)調外,還要做當?shù)乩习傩盏墓ぷ?。中建二局施工的標段橫跨8個村莊、3座城鎮(zhèn),所征用地涉及房屋、魚塘、水稻田、玉米地等。在政府沒有征地之前,施工用地全部需要自給自足。征地,無疑成了施工前期的“攔路虎”。
“要打仗必須先有戰(zhàn)場。我們首要任務就是征地?!敝薪ǘ止箬F路指揮部項目經理徐建林介紹,“征地無小事。政府沒有征地之前,我們就需要以租代征,上門跟老百姓一戶一戶地談。”
在項目經理徐建林的帶領下,中建二局哈大鐵路指揮部的李兵、劉曉陽,梁場的閔學軍、馬興寶,一工區(qū)的侯立晟,二工區(qū)的楊永全、何開太等,這些被大家戲稱為哈大鐵路線上的“清道夫”,經過了一年多的努力,逐漸打破了征地工作的僵局。而在這征地成功的背后則是建設者們的辛勤付出。
2008年4月份,中建二局哈大鐵路項目指揮部對外協(xié)調部部長李兵面對妻子病逝的殘酷現(xiàn)實,帶著女兒一直生活在中建二局哈大鐵路項目指揮部里。既當?shù)之攱尩睦畋滋焖奶幈疾?,晚上經常要應酬,女兒放學后就只能經常吃盒飯。正是像李兵這些企業(yè)的“忠誠衛(wèi)士”,憑著他們的真心誠意,才感動了當?shù)氐恼桶傩?,讓艱難的征地工作得以順利進行。
一種樂觀向上的精神
中建二局土木公司二工區(qū)項目部為了節(jié)省租場地的費用,把辦公區(qū)和生活區(qū)集于一體。項目部所在的院子原來是一個豬圈,項目部在這里蓋起了房子,還打了一口水井,項目部的用水就全靠這口水井。因為水井的水質很差,大家洗的衣服常常會被染成黃色,可沒有一個人有怨言,而是努力克服著。
是什么支撐著他們忘我地工作呢?二工區(qū)的何開太說:“一種崇高的使命感和樂觀向上的精神。”在女生宿舍里,張進渝被大家親切地稱為“張姐”。由于年齡上比其他幾位同事大,她在各方面都很照顧大家。無論春夏秋冬,她總是第一個悄悄起床到澡堂打開水,拎到寢室后再叫醒大家起床洗漱。有時候看到其他同事的衣服放在床上沒有洗,她便幫忙洗?!肮箬F路是我家,張姐是我媽。”去年剛畢業(yè)的新員工張靚笑著說,“我們在一起感情特別好,就像一家人,平時在一起挺樂呵的。有什么事我們都愿意跟張姐說,有什么好吃的也是大家分著吃?!?
梁場實驗室“夫妻店”的故事感動了很多人。實驗室主任王法雁和他的妻子李萍成天泡在實驗室里。王法雁做試驗,妻子則幫著他整理各種試驗資料和臺賬,辦公室的搖籃里面就躺著他們剛滿月的小寶寶。王法雁夫妻面對這樣的生活很坦然,像他們一樣辛勤奮戰(zhàn)在哈大線上的“夫妻檔”還有很多很多。
10月初,正值農忙季節(jié),工地上的很多農民工都回家了,可此時項目上正忙著鋪設運梁便道。工期緊,勞動力上不去怎么辦?找當?shù)氐霓r民工,工錢要比平時翻幾倍。為了節(jié)約成本,項目部便從各個部門抽調男同志到施工現(xiàn)場干體力活。“每天早上六點半出發(fā),大家扛著鐵鍬、鋤頭到現(xiàn)場,中午在現(xiàn)場吃飯,一直干到晚上七八點,回來后還要忙著整理內業(yè)?!币幻麉⑴c搶工的員工說,“前方吃緊,后方支援,這是我們公司的傳統(tǒng)。大家當時都很快樂,干完后挺有成就感?!?
一份出色的答卷
2008年8月31日是中建二局哈大鐵路項目部每一位員工永遠忘不了的日子。經過1個多月緊鑼密鼓的籌劃后,梁場通過了專家認證。這在哈大鐵路線30家梁場中排名第三,在中建系統(tǒng)內排第一名。在業(yè)主、監(jiān)理和中建總公司哈大鐵路指揮部都認為不可能通過認證的時候,他們卻交上了一份出色的答卷。
梁場認證審核是一項科學嚴謹、縝密細致的工作,各種條件要求幾近苛刻。取證工作分為實地核查和產品檢驗兩大項。實地核查包括53項,其中8項為否決項目,45項為非否決項目,任何一項不合格都會讓整個梁場的認證審核工作功虧一簣。為此,中建二局三公司副總工楊發(fā)斌帶著20多人在梁場日夜奮戰(zhàn)了一個多月。
“這是一場攻堅戰(zhàn),哪怕四面楚歌,我們也要背水一戰(zhàn),打贏這場硬仗。”中建二局哈大鐵路項目指揮部經理徐建林立下了“生死狀”,同時也堅定了大家首戰(zhàn)必勝的信念。
當時梁場制梁料石不夠,徐建林親自帶隊,四處奔走,在一周內跑遍了鐵嶺市內幾十家料石加工廠。在供不應求的情況下,沒有一家加工廠愿意接手這個“燙手的山芋”,怎么辦?他們想盡一切辦法,最終決定自己開采料石,同時與也一家料石加工廠達成了協(xié)議,從而解決了梁場的燃眉之急。
2008年7月6日,梁場澆筑首孔梁。可天公不作美,在澆筑砼時下起了瓢潑大雨。一孔梁的330立方砼必須要連續(xù)澆筑,同時還要保證澆筑質量。此時,有的工人開始跑去躲雨了。梁場場長閔學軍和項目黨支部書記馬興保很清楚,一旦砼澆筑停下來,造成的不僅僅是一孔梁60多萬元的經濟損失,梁場的質量信譽和前期工作都將毀于一旦。“繼續(xù)打,不準撤!”閔學軍一聲令下,而后冒著大雨,一邊指揮,一邊和工人一起搬運著各種所需物資。他們身先士卒的作風感染了現(xiàn)場所有人,有的人脫掉濕透的衣服光著膀子繼續(xù)作戰(zhàn),有的人從后方趕來支援,有的人重新沖進了大雨之中……雨聲、吶喊聲、轟鳴的砼攪拌機聲交織在一起,恰似一首氣沖云霄的交響樂。經過8個小時的突擊戰(zhàn),他們成功制造了第一孔梁。閔學軍在談起當時的感受時說:“我們最需要的就是李云龍的精神,要敢于亮劍!”
2008年8月28日,他們終于迎來了梁場認證的專家組。所有的前期工作都將在此后3天的認證過程中逐一被檢驗。8月31日,當專家組做完梁的靜載試驗,當場宣布梁場認證通過時,閔學軍緊緊抱著前來幫忙的妻子,當場哭成一片?,F(xiàn)場所有的人員都抑制不住內心的情感,眼淚奪眶而出。
中建二局哈大鐵路客運專線項目部的全體成員把汗水拋灑在了東北大地,把青春奉獻給了企業(yè),把熱血奉獻給了國家的鐵路建設。如今,在遼東廣袤的平原上,一條“巨龍”正在向遠方伸展。
從房建到高鐵,從城市到農村,從機關到基層,他們面對艱苦的自然環(huán)境,遠離家園、忘我奉獻;他們面對新的建設領域,刻苦學習、孜孜不倦;他們頂著巨大的施工壓力,攻堅克難、奮勇向前。他們身上體現(xiàn)出了中建人的堅韌、中建人的英勇、中建人的忠誠……
一個新的建設領域
貫穿遼寧省鐵嶺市的中建二局哈大鐵路客運專線全長24.5公里,橫跨8個村莊、3座城鎮(zhèn),穿越3條河流,涉及征地1290余畝,包含梁場、橋梁、路基、站場的施工,所處區(qū)域被當?shù)厝朔Q為“蓮花湖濕地”。
對中建而言,高速鐵路施工是一個新課題。中建二局哈大鐵路項目經理部總工程師姜會浩介紹,哈大鐵路客運專線時速可達350公里/小時,路基部分設計理念新。為保證軌道具有持久的平順性,哈大鐵路客運專線的路基結構首次采用了變形與強度結合控制的原則,將路基結構建成一個強度高、剛度大且縱向變化均勻、長久穩(wěn)定、頂面平順的彈性基礎。同時,客運專線對橋梁的設計和施工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為了保證橋梁結構100年的使用壽命,橋梁施工要采用高性能混凝土,并且對原材料、配比設計、添加劑、攪拌、澆注、養(yǎng)護等滿足高性能混凝土的技術條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32米跨度的雙線簡支箱梁重約900噸,制作、搬運、架設均需專門的大型施工設施與裝備。中建二局為此項目投入近億元購進了全國最先進的架梁設備,并邀請了一批專家到現(xiàn)場指導工作。
對于中建二局這支鐵路建設的新軍而言,從建筑工程點的布局向鐵路工程線性布局的跨越,中建二局不僅要面對高速鐵路施工技術要求高的挑戰(zhàn),而且還要遭遇兩種文化之間的差異所帶來的困難?!爸薪ㄎ幕c鐵路文化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兩種文化的融合實際是一個蟬蛻的過程?!敝薪ǘ止笾笓]部副經理王新文說。
然而,無論困難有多么大,該項目部全體人員經過數(shù)百個日夜的艱苦奮戰(zhàn),2008年11月2日終于在西孤家子特大橋上順利架設了第一片梁。這不僅標志著中建二局哈大鐵路項目部取得了里程碑式的勝利,而且也證明了中建二局這支鐵路新兵具有大兵團作戰(zhàn)的整體實力和能打硬仗的優(yōu)良素質。
一顆精忠赤誠的心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鐵路建設不同于房建,施工單位先期需要做大量的征地工作,除與政府有關部門協(xié)調外,還要做當?shù)乩习傩盏墓ぷ?。中建二局施工的標段橫跨8個村莊、3座城鎮(zhèn),所征用地涉及房屋、魚塘、水稻田、玉米地等。在政府沒有征地之前,施工用地全部需要自給自足。征地,無疑成了施工前期的“攔路虎”。
“要打仗必須先有戰(zhàn)場。我們首要任務就是征地?!敝薪ǘ止箬F路指揮部項目經理徐建林介紹,“征地無小事。政府沒有征地之前,我們就需要以租代征,上門跟老百姓一戶一戶地談。”
在項目經理徐建林的帶領下,中建二局哈大鐵路指揮部的李兵、劉曉陽,梁場的閔學軍、馬興寶,一工區(qū)的侯立晟,二工區(qū)的楊永全、何開太等,這些被大家戲稱為哈大鐵路線上的“清道夫”,經過了一年多的努力,逐漸打破了征地工作的僵局。而在這征地成功的背后則是建設者們的辛勤付出。
2008年4月份,中建二局哈大鐵路項目指揮部對外協(xié)調部部長李兵面對妻子病逝的殘酷現(xiàn)實,帶著女兒一直生活在中建二局哈大鐵路項目指揮部里。既當?shù)之攱尩睦畋滋焖奶幈疾?,晚上經常要應酬,女兒放學后就只能經常吃盒飯。正是像李兵這些企業(yè)的“忠誠衛(wèi)士”,憑著他們的真心誠意,才感動了當?shù)氐恼桶傩?,讓艱難的征地工作得以順利進行。
一種樂觀向上的精神
中建二局土木公司二工區(qū)項目部為了節(jié)省租場地的費用,把辦公區(qū)和生活區(qū)集于一體。項目部所在的院子原來是一個豬圈,項目部在這里蓋起了房子,還打了一口水井,項目部的用水就全靠這口水井。因為水井的水質很差,大家洗的衣服常常會被染成黃色,可沒有一個人有怨言,而是努力克服著。
是什么支撐著他們忘我地工作呢?二工區(qū)的何開太說:“一種崇高的使命感和樂觀向上的精神。”在女生宿舍里,張進渝被大家親切地稱為“張姐”。由于年齡上比其他幾位同事大,她在各方面都很照顧大家。無論春夏秋冬,她總是第一個悄悄起床到澡堂打開水,拎到寢室后再叫醒大家起床洗漱。有時候看到其他同事的衣服放在床上沒有洗,她便幫忙洗?!肮箬F路是我家,張姐是我媽。”去年剛畢業(yè)的新員工張靚笑著說,“我們在一起感情特別好,就像一家人,平時在一起挺樂呵的。有什么事我們都愿意跟張姐說,有什么好吃的也是大家分著吃?!?
梁場實驗室“夫妻店”的故事感動了很多人。實驗室主任王法雁和他的妻子李萍成天泡在實驗室里。王法雁做試驗,妻子則幫著他整理各種試驗資料和臺賬,辦公室的搖籃里面就躺著他們剛滿月的小寶寶。王法雁夫妻面對這樣的生活很坦然,像他們一樣辛勤奮戰(zhàn)在哈大線上的“夫妻檔”還有很多很多。
10月初,正值農忙季節(jié),工地上的很多農民工都回家了,可此時項目上正忙著鋪設運梁便道。工期緊,勞動力上不去怎么辦?找當?shù)氐霓r民工,工錢要比平時翻幾倍。為了節(jié)約成本,項目部便從各個部門抽調男同志到施工現(xiàn)場干體力活。“每天早上六點半出發(fā),大家扛著鐵鍬、鋤頭到現(xiàn)場,中午在現(xiàn)場吃飯,一直干到晚上七八點,回來后還要忙著整理內業(yè)?!币幻麉⑴c搶工的員工說,“前方吃緊,后方支援,這是我們公司的傳統(tǒng)。大家當時都很快樂,干完后挺有成就感?!?
一份出色的答卷
2008年8月31日是中建二局哈大鐵路項目部每一位員工永遠忘不了的日子。經過1個多月緊鑼密鼓的籌劃后,梁場通過了專家認證。這在哈大鐵路線30家梁場中排名第三,在中建系統(tǒng)內排第一名。在業(yè)主、監(jiān)理和中建總公司哈大鐵路指揮部都認為不可能通過認證的時候,他們卻交上了一份出色的答卷。
梁場認證審核是一項科學嚴謹、縝密細致的工作,各種條件要求幾近苛刻。取證工作分為實地核查和產品檢驗兩大項。實地核查包括53項,其中8項為否決項目,45項為非否決項目,任何一項不合格都會讓整個梁場的認證審核工作功虧一簣。為此,中建二局三公司副總工楊發(fā)斌帶著20多人在梁場日夜奮戰(zhàn)了一個多月。
“這是一場攻堅戰(zhàn),哪怕四面楚歌,我們也要背水一戰(zhàn),打贏這場硬仗。”中建二局哈大鐵路項目指揮部經理徐建林立下了“生死狀”,同時也堅定了大家首戰(zhàn)必勝的信念。
當時梁場制梁料石不夠,徐建林親自帶隊,四處奔走,在一周內跑遍了鐵嶺市內幾十家料石加工廠。在供不應求的情況下,沒有一家加工廠愿意接手這個“燙手的山芋”,怎么辦?他們想盡一切辦法,最終決定自己開采料石,同時與也一家料石加工廠達成了協(xié)議,從而解決了梁場的燃眉之急。
2008年7月6日,梁場澆筑首孔梁。可天公不作美,在澆筑砼時下起了瓢潑大雨。一孔梁的330立方砼必須要連續(xù)澆筑,同時還要保證澆筑質量。此時,有的工人開始跑去躲雨了。梁場場長閔學軍和項目黨支部書記馬興保很清楚,一旦砼澆筑停下來,造成的不僅僅是一孔梁60多萬元的經濟損失,梁場的質量信譽和前期工作都將毀于一旦。“繼續(xù)打,不準撤!”閔學軍一聲令下,而后冒著大雨,一邊指揮,一邊和工人一起搬運著各種所需物資。他們身先士卒的作風感染了現(xiàn)場所有人,有的人脫掉濕透的衣服光著膀子繼續(xù)作戰(zhàn),有的人從后方趕來支援,有的人重新沖進了大雨之中……雨聲、吶喊聲、轟鳴的砼攪拌機聲交織在一起,恰似一首氣沖云霄的交響樂。經過8個小時的突擊戰(zhàn),他們成功制造了第一孔梁。閔學軍在談起當時的感受時說:“我們最需要的就是李云龍的精神,要敢于亮劍!”
2008年8月28日,他們終于迎來了梁場認證的專家組。所有的前期工作都將在此后3天的認證過程中逐一被檢驗。8月31日,當專家組做完梁的靜載試驗,當場宣布梁場認證通過時,閔學軍緊緊抱著前來幫忙的妻子,當場哭成一片?,F(xiàn)場所有的人員都抑制不住內心的情感,眼淚奪眶而出。
中建二局哈大鐵路客運專線項目部的全體成員把汗水拋灑在了東北大地,把青春奉獻給了企業(yè),把熱血奉獻給了國家的鐵路建設。如今,在遼東廣袤的平原上,一條“巨龍”正在向遠方伸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