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訊 記者從今天召開的全省水利科技大會上了解到,山東大型水利成套設備技術出口已實現(xiàn)零突破。 從今年開始,山東省在每年拿出 700萬元專項資金的基礎上,將每年再增加 100萬元,專項用于水利科技創(chuàng)新、推廣與獎勵工作,并逐年增加投入,力爭“ 十一五” 末科技進步對水利發(fā)展的貢獻率達到 55%,科技成果轉化率提高到 60%,對外技術依存度降低到35%以下。
我省已實現(xiàn)了大型水利設備技術出口零的突破。圍繞南水北調、膠東調水等工程,自主研制的“大型渠道混凝土機械化襯砌施工成套設備” ,填補了多項國內空白,較國際同類設備襯砌工效明顯提高,能耗降低 30%,造價降低 50%以上,現(xiàn)已批量生產,在南水北調東、中線渠道以及我省膠東調水、平原水庫、大型灌區(qū)等工程建設中得到廣泛應用,并出口巴基斯坦、委內瑞拉等國家。
該成果榮獲4 項國家發(fā)明專利和11項實用新型專利。風力揚水系列設備、海水處理技術等技術設備在國內外市場也引起了廣泛關注,前景廣闊。
據了解,近年來山東省水利科技工作一直走在全國前列,是水利部科技項目、資金支持最多的省市之一,共承擔省部級以上重大科技計劃項目 47項,累計獲得省部級以上水利科技成果獎 80項,其中有三項成果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今后一個時期,山東省將著力推進防災減災、 水資源優(yōu)化配置和飲水安全、水資源節(jié)約保護、水環(huán)境建設、水利高新技術和信息化技術研究應用等五個重點領域的科技創(chuàng)新。
我省已實現(xiàn)了大型水利設備技術出口零的突破。圍繞南水北調、膠東調水等工程,自主研制的“大型渠道混凝土機械化襯砌施工成套設備” ,填補了多項國內空白,較國際同類設備襯砌工效明顯提高,能耗降低 30%,造價降低 50%以上,現(xiàn)已批量生產,在南水北調東、中線渠道以及我省膠東調水、平原水庫、大型灌區(qū)等工程建設中得到廣泛應用,并出口巴基斯坦、委內瑞拉等國家。
該成果榮獲4 項國家發(fā)明專利和11項實用新型專利。風力揚水系列設備、海水處理技術等技術設備在國內外市場也引起了廣泛關注,前景廣闊。
據了解,近年來山東省水利科技工作一直走在全國前列,是水利部科技項目、資金支持最多的省市之一,共承擔省部級以上重大科技計劃項目 47項,累計獲得省部級以上水利科技成果獎 80項,其中有三項成果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今后一個時期,山東省將著力推進防災減災、 水資源優(yōu)化配置和飲水安全、水資源節(jié)約保護、水環(huán)境建設、水利高新技術和信息化技術研究應用等五個重點領域的科技創(chuàng)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