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wǎng)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國際市場 » 正文

非洲地理位置上最高的建筑——非盟會議中心:非洲屋脊上的中國印跡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07-08-03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wǎng)轉(zhuǎn)自慧聰網(wǎng)工程機械行業(yè)頻道  作者:慧聰網(wǎng)工程機械行業(yè)頻道
核心提示:非洲地理位置上最高的建筑——非盟會議中心:非洲屋脊上的中國印跡

      近日,在非洲聯(lián)盟(簡稱“非盟”)第九屆首腦會議開幕式上,一位中國建筑師邁著穩(wěn)健的腳步踏上演講席,在會議大廳的投影屏幕上,第一次出現(xiàn)了未來非盟會議中心的三維效果圖,這位建筑師激動地說道:“非盟會議中心將是亞的斯亞貝巴最高的標志性建筑物”。會場掌聲一片。

     非盟會議中心項目是胡錦濤主席2006年11月在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上承諾的八項推動中非關系的政策措施之一。而臺上的這位建筑師就是同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副院長、非盟會議中心的主持設計者任力之。

     建筑布局與設計構思

     非盟會議中心選址在非洲東北部享有“非洲屋脊”之稱的國家埃塞俄比亞的首都亞的斯亞貝巴。它是非洲地理位置上最高的城市,擁有120個國際代表團和大使館,非洲聯(lián)盟總部和聯(lián)合國非洲經(jīng)濟委員會也長駐于此。

     據(jù)介紹,非盟會議中心總建筑面積約4.63萬平方米,包括2550個座位的大會議廳、681個座位的中會議廳和多功能廳、主席辦公用房、一般雇員辦公用房、緊急醫(yī)療中心、數(shù)字圖書館以及廣場、室外停車場、停機坪等室外工程,總投資在8億元人民幣。建筑外立面的主色調(diào)為象牙白色。

     非盟會議中心的建設將是中國建筑水平向世界的一次展示。其建筑設計以“中國與非洲攜手,共促非洲大陸的騰飛”為設計主題。

     該建筑群體的設計融入了許多富有象征意義的元素,寓意中國與非洲之間深厚的友誼,非洲聯(lián)盟的凝聚力與輻射力,以及非洲的騰飛。

     整個建筑群體成U字形,像是一雙來自中國與非洲人民的手,合在一起,攜手承托起非洲的未來。大會議廳被周邊的建筑環(huán)繞,建筑圍繞著同一放射中心發(fā)散開來,寓意非盟的凝聚力與輻射力。

     高聳的主樓仿佛是歷史的里程碑,建筑高度99.9米象征著1999年9月9日“非盟日”,這一高度也將使它成為非洲地理位置上最高的建筑。

     綠色實踐與就地取材

     這個工程的設計是一次以節(jié)能、環(huán)保為宗旨的綠色實踐,堅持可持續(xù)發(fā)展也是其設計亮點。

     首先,它的平面設計采取“合理高效”的原則,最大限度地減少建筑表面積;其次,該工程建筑立面設計尊重當?shù)刈匀慌c氣候條件,設計者采用以石材飾面為主;再次,辦公樓朝向外部的立面采用豎向線條,不僅從視覺上拉升了建筑體量,更為工程提供了良好的遮陽效果。另外,為配合中庭屋頂?shù)莫毺卦煨?,設計者在工程設計中設置了光伏電板,將光伏電板產(chǎn)生的電能用于會議中心的日常運行,實現(xiàn)綠色節(jié)能的目標。

     同時,在裝飾材料的選用上,施工方注重就地取材。據(jù)了解,設計者考慮采用亞的斯亞貝巴附近生產(chǎn)的天然花崗石建造建筑基座、大會議廳、辦公樓的公共部位。這種石頭堅固耐用,不污染環(huán)境,還降低了運輸成本。同時它有著良好的保溫性能,能夠降低大樓建成后的運行維護費用。

     相關資料:非盟會議中心工程由我國援建,已于2007年5月舉行了奠基儀式,預計2008年開工建設,2010年竣工。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guī)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yè)

?2006-2016 混凝土網(wǎng)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qū)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wǎng)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