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央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帶領的研究團隊在央行網站發(fā)布工作論文稱,產能過剩、制造業(yè)利潤下降、不良貸款率上升等因素仍將對明年經濟構成下行壓力,但隨著國內房地產市場的復蘇,各項穩(wěn)增長和結構性政策效果的逐步顯現,以及外部需求狀況的好轉,未來幾個季度中支持我國經濟增長的積極因素將有所增加,經濟結構將得到進一步改善,預計2016年實際GDP增速為6.8%。
論文指出,影響2016年經濟增速變化的因素較多,從經濟面臨的下行壓力和風險看,主要在于三方面。首先,制造業(yè)企業(yè)的利潤增速仍然低迷,產能過剩仍未明顯緩解,明年上半年制造業(yè)投資增速可能繼續(xù)放緩;其次,在不良貸款率上升周期,銀行貸款較為謹慎;另外,國內外金融領域充滿不確定性。
盡管存在上述風險,但影響明年經濟增速變化的正面因素有所增加。
論文稱,從外部環(huán)境來看,根據IMF的預計,明年全球經濟增速將比今年略有提高;從國內來看,商品房銷售回暖和土地出讓收入的增長預示著未來房地產開發(fā)投資有望企穩(wěn)復蘇,新的基礎設施項目的啟動將有助于投資趨穩(wěn),而今年的一系列穩(wěn)增長宏觀調控措施也將在4季度至明年上半年開始顯現出更為積極的效果。
論文預計,明年全年 CPI 漲幅為 1.7%,高于對今年的預測值 0.2 個百分點;名義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將達到 10.8%,高于對今年10.3%的預測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為 11.1%,較今年的預測值提高 0.3 個百分點;出口增速將回升至 3.1%,明顯高于今年-2.9%的預測值;進口增速反彈至 2.3%,比今年 14.8%的預計降幅明顯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