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臨市場嚴酷、激烈的競爭環(huán)境,進一步提升產品質量成為公司當前的首要生產任務,而生產一線的質量工作者,更是任重道遠。中聯(lián)重科起重機公司工程起重機分公司長沙汽車吊的吊臂技術質量室檢驗員朱紅興,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和一絲不茍的工作態(tài)度,嚴格把守著產品質量大關,成為了下料質量線最執(zhí)著的一名質量衛(wèi)士。
朱紅興檢驗現(xiàn)場
朱師傅平時最注重在現(xiàn)場巡視中挖掘問題,經常深入到生產一線員工中,了解各工序的作業(yè)困難點。在每日的巡視過程中,朱師傅一方面向技術人員反饋工藝或設計方面的新理念,收集一線意見;另一方面,還可以起到工序間溝通的橋梁作用,朱師傅經常將下道工序員工遇到的問題及時反饋到上道工序,減少不良品的流出和返工現(xiàn)象。如:在車架腹板工位,由于人員手工操作,經常在刨邊鈍邊加工工序產生尺寸微量誤差,容易給下道焊接工序帶來效率低下、操作難度增大的問題。員工向朱師傅“倒苦水”后,朱紅興經現(xiàn)場分析總結,發(fā)現(xiàn)如果將公差控制在負偏差內,焊接質量就能夠達到要求,而且效率也大大提升。于是,他要求刨邊工序的員工按照這一尺寸要求進行改善,結果大大降低了后道工序的操作時間,同時也提高了現(xiàn)場操作工的質量意識。
朱紅興不僅在本職工作上盡忠職守,還經常利用業(yè)余時間解決其他工友的生產難題。朱師傅原是一名高級氣割工,有著十多年豐富的工作經驗和嫻熟的技能,他常常利用自身技能,培訓身邊的年輕員工,提高大家的工作水平和質量意識。另外,他提出的改善方案《縮短板料圓切割時的引出線》,也圓滿解決了切割中出現(xiàn)割缺的老難題。
朱師傅工作勤勤懇懇,能急生產之所急。4月,分公司全面啟動新產品攻關項目,要求對所有庫存關鍵零件全檢,尤其是針對近百塊吊臂板要求全程跟蹤檢驗。當時,吊臂技術質量室只有兩名下料檢驗員,白、晚班只能分班倒,面對超過平常2倍乃至3倍的工作量,朱紅興沒有退縮,幾乎犧牲了所有的周六周日,毫無怨言地完成了工作任務。
作為公司質量戰(zhàn)線普通的一員,朱師傅同其他許多質檢人員一樣,在用自己辛勤的勞動,嫻熟的工作技能,高度的責任感,以及不可動搖的原則性推動著品質工作不斷前進,并將“品質為王”的理念默默地傳遞給身邊的每一位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