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yè)動態(tài) » 正文

江蘇建筑向“綠色”轉型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13-04-18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江蘇經濟報
核心提示:江蘇建筑向“綠色”轉型
  “我國建筑能耗約占總能耗的1/3,傳統(tǒng)建筑必須向綠色建筑轉型?!痹?月初舉行的第九屆國際綠色建筑與建筑節(jié)能大會上,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理事長仇保興表示。作為獲得大會“綠色建筑實踐獎”的省份,江蘇省早已走上轉型之路。 

  墻也可以“呼吸” 

  走進南京旭建的辦公樓,清新的氣息撲面而來。公司董事長孫維理介紹說,這得益于地源熱泵技術?!安粌H如此,整個6層樓還采用了自然采光照明技術,每年光電費就省了幾十萬元。” 

  不過,這些技術已不算新鮮。真正讓南京旭建馳名業(yè)界的,是公司的新型建筑材料?!拔覀冇谜魤杭夹g生產的輕質高強加氣混凝土產品NALC,在輕質、防火等多方面處于領先?!睂O維理說,最重要的是其原料為工業(yè)廢渣,且可回收再利用。 

  而在公司實驗室,記者還體驗了公司在此基礎上的創(chuàng)新產品。在將一根香煙點燃置于一個盒子后,不一會,香煙的灰塵都消失了?!斑@是因為通過盒子四壁的一系列反應,煙塵被"呼吸"后排了出去?!睂嶒炇业墓ぷ魅藛T告訴記者,“我們將廢渣變成了會呼吸的墻”。 

  無獨有偶,在南京鑫翔的廠房內,公司董事長仲黎明告訴記者,公司利用生活污泥生產出的新型墻材,為城市環(huán)保開辟了新道路?!拔覀兺ㄟ^封閉式處理,整個過程都沒有異味,所以,在選擇處理車間的地址時有了余地,從而提高效率?!?nbsp;

  江蘇省墻體材料改革辦公室主任湯蘇平告訴記者,得益于企業(yè)對“綠色”創(chuàng)新的追求,去年全省墻體材料總產量520億塊,其中新型墻材442億塊,因此節(jié)約和保護土地約6.1萬畝。同時,江蘇省還綜合利用工業(yè)廢渣2100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達6.37萬噸。 

  一天蓋好兩層別墅 

  在第九屆國際綠色建筑與建筑節(jié)能大會上,“住宅產業(yè)化” 一詞成為與會專家討論的熱點?!敖ㄖI(yè)要變"綠",必須走產業(yè)化道路?!边h大住宅工業(yè)有限公司總裁唐芬表示。 

  作為一項成熟的技術,住宅產業(yè)化在發(fā)達國家得到了廣泛應用。在江蘇,該技術也方興未艾。在南京旭建大廈的旁邊,記者看到一幢兩層別墅,孫維理告訴記者:“這棟房子就是用一天時間建好的。” 

  據介紹,這幢建筑面積350平方米的別墅,是公司推出的工廠化單元房,其80%的工作量都在工廠完成。“我們在工廠生產好各個部件,到了工地只要像搭積木一樣"拼裝"起來就行?!?nbsp;

  記者從省住建廳了解到,為加快住宅產業(yè)化進程,江蘇省將推進住宅產業(yè)化作為衡量企業(yè)資信的重要因素,并提出到2015年,全省特級資質施工企業(yè)全部建立研發(fā)中心,并新建一批住宅產業(yè)化生產基地,蘇南城市中心城區(qū)成品住房開發(fā)比例達到60%,蘇中、蘇北城市中心城區(qū)達到40%。 

  “綠色”也需與時俱進 

  “雖然,新型墻材、住宅產業(yè)化等方面發(fā)展較快,但相關標準的制、修訂存在滯后現(xiàn)象?!敝袊ㄖ牧下?lián)合會會長喬龍德告訴記者,“整個"綠色"建筑需要完善行業(yè)標準,遏制低水平重復建設”。 

  為此,江蘇省出臺《江蘇省發(fā)展新型墻體材料條例》,并根據國家政策和江蘇實際,對新墻材種類、重點發(fā)展、鼓勵生產和限制淘汰的產品、工藝以及裝備等重新修訂,并即將發(fā)布2013年版的新墻材產業(yè)導向及目錄,引導新墻材產品轉型升級。 

  “同時,我們還將新墻材專項基金作為墻改工作的重要調控手段?!睋K平介紹, 2012年,省級專項基金投入新墻材科研、技改、示范工程和宣傳等達1860余萬元。另外,全省各市、縣投入新墻材專項基金6000余萬元,并帶動社會資金投入10.29億元,新增新墻材生產能力44.09億塊標磚,大大優(yōu)化了新型墻材的產業(yè)結構。 

  “"綠色"建筑必須與時俱進?!?nbsp;喬龍德表示,“這首先需要政府的大力引導,只有通過標準的提高以及政策、資金等方面實實在在的扶持,建筑業(yè)的"綠色"轉型才能走得踏實”。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guī)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yè)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qū)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