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的一份研究報告表明,工程膠結復合材料(ECC)有可能成為理想的混凝土結構修復材料。這是一種具有一定強度的自修復復合材料,與其他廣泛應用的傳統(tǒng)混凝土材料不同,ECC材料是比人類頭發(fā)還細,而且更有韌性。
ECC材料最早在1980年代中期,由密歇根大學(安娜堡)的材料工程博士Victor C. Li首先提出。在過去的30多年里,這種材料已經經歷了持續(xù)的改進和完善。
在混凝土結構中人們越來越重視提高結構的韌性和耐久性,試驗已經證明ECC作為建筑材料對混凝土的耐久性、強度、耐破壞和可修復性具有很大作用。在與混凝土的適應性和兼容性方面ECC材料也表現優(yōu)異。ECC材料標志著進一步改善預先存在的膠結修復解決方案,使用的聚合物纖維達到顯著改善物理性質和性能的作用。
ECC材料的主要優(yōu)勢之一是其高水平的延展性,使材料更容易抵御各種形式的開裂或破壞。ECC材料的自修復性能并不犧牲裂紋的內在強度,將同一地方重復9次修復后的材料加以應用,其最大裂紋寬度依然小于190微米,這正體現了ECC材料極高的耐用性。
ECC材料的其他優(yōu)點還包括可以提高材料的耐水性。ECC材料在橋梁工程、污水處理廠已得到了很好的應用。此外,ECC材料還可以延長機械的耐久性,讓使用期限大大加長。(來源:中國混凝土網,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