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wǎng)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企業(yè)情況 » 正文

亞泰集團30億資金去哪了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08-08-18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wǎng)  作者:證券市場周刊
核心提示:亞泰集團30億資金去哪了
  亞泰集團30億元資金真實流向何方,年報中難覓蹤跡。更令人疑惑的是:過去十年來,亞泰集團應收賬款高企的現(xiàn)象始終存在,且非常具有規(guī)律性。 

  亞泰集團截至6月30日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和預付款項分別達到6.69億元、7.252億元和16.864億元,合計達30.805億元(下合稱“應收款項”)。而除對預付款項中6.71億元的欠款人予以披露外,亞泰集團未對其余24.095億元款項去向做任何說明。 預付款項謎團

  亞泰集團預付款項前五名債務人,共占用款項計6.71億元,雖然亞泰集團披露了名單,但該款項真實流向仍存較大疑點。

  目前,以預付款項形式占資最多的是江西華翔富奇汽車有限公司(下稱“富奇汽車”),達2.1億元,其實早在2007年,它即占資達1.8億元。亞泰集團稱,2.1億元為預付土地款。富奇汽車真實身份同樣存在疑點。 

  2007年,富奇汽車被上海弘鼎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弘鼎投資”)出資收購重組。然而,本刊獲得的一份資料顯示,富奇汽車所在的撫州市市委書記鐘利貴在一次講話時稱:“華翔集團已經(jīng)全面退出富奇汽車,新入駐的亞泰集團將引領富奇汽車走上高速發(fā)展之路?!?

  為何網(wǎng)站資料顯示重組者是弘鼎投資,而鐘利貴卻稱入駐者為亞泰集團呢?據(jù)報道,2007年8月1日,弘鼎投資正式簽訂了收購重組富奇汽車的協(xié)議,8月6日富奇汽車恢復生產,而鐘利貴上述講話是在2007年8月4日。唯一合理的解釋就是弘鼎投資的背后就是亞泰集團。

  還有另一個佐證:2007年12月,亞泰集團公告稱擬在撫州市投資1600萬元,間接持股80%設立撫州亞泰富奇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為何是撫州且同樣名為“富奇”?

  除此之外,亞泰集團還預付長春市二道區(qū)人民政府土地款1.99億元,預付長春二道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管理委員會土地款1億元,預付松原市土地收購儲備中心土地款1億元,上述四筆款項合計6.09億元。

  近年來亞泰集團地產類收入并不高,出現(xiàn)了如此之巨的土地款,著實令人不解。而且在形成上述預付款的同時,未見任何相關公告。

  除前五名債務人所欠的款項外,另外10.154億元預付款項去向,不見亞泰集團有任何解釋。從預付賬款賬齡看,3年以上賬款一直居高不下,為8208萬元。從近年來其3年以上預付賬款一直不斷增長來看,部分預付賬款實際賬齡極有可能已經(jīng)達到了5年以上甚至更高。

  雖然半年報顯示,目前亞泰集團預付款項賬齡以1年以內及1-2年為主,但從1997年至今,亞泰集團預付賬款已持續(xù)十余年增長,賬齡是否真實尚存在疑問。 應收賬款謎團

  與預付款項情況雷同的是應收賬款。

  1997年,亞泰集團應收賬款為2.1億元,當時其主營業(yè)務收入不過5.58億元,應收賬款占主營業(yè)務收入的40%,顯然這不正常。今年上半年,亞泰集團主營業(yè)務收入23.6億元,同期應收賬款增至6.69億元,表面上看,應收賬款增幅明顯小于主營業(yè)務收入增幅,應屬正常,但從1997年-2002年,在營業(yè)收入從5.58億元持續(xù)增至14.82億元的6年間,應收賬款一直保持在2.5億元左右,異常穩(wěn)定。

  2003年,亞泰集團主營業(yè)務收入同比僅增6.66%,應收賬款猛增46%達到4.22億元;之后2003年-2007年5年間,主營業(yè)務收入從15.81億元增至39.56億元,但應收賬款又穩(wěn)定在4.5億元左右,直至今年上半年才再上一個新臺階,達6.69億元。

  應收賬款并不隨主營業(yè)務收入的變動而變動,往往是在數(shù)年間異常穩(wěn)定,直線運行,然后遽然增加。顯然,這并非是正常現(xiàn)象。

  亞泰集團主營業(yè)務包括水泥業(yè)、房地產業(yè)和醫(yī)藥業(yè),其中醫(yī)藥業(yè)收入較少,不足以產生巨額應收賬款。近年來房地產上市公司的應收賬款普遍偏低,如金地集團(600383,股吧)2007年營業(yè)收入高達74.87億元,但應收賬款僅711萬元,萬科的應收賬款也僅占營業(yè)收入的2.5%左右。

  水泥業(yè)上市公司應收賬款同樣偏少。2007年,亞泰集團水泥業(yè)務收入為25.21億元,同期,水泥業(yè)務收入超過亞泰集團的華新水泥、冀東水泥和海螺水泥的水泥業(yè)務收入分別為45.28億元、36.85億元和185.11億元,但當年3家應收賬款分別為1.42億元、1.87億元和2.48億元,均遠低于亞泰集團的水平。

  為何亞泰集團的應收賬款遠高于同類上市公司?從1997年至今10余年,亞泰集團的應收賬款均一直居高不下,卻一直沒有披露其應收賬款前五名債務人的情況,究竟是何人占用了上市公司6.69億元巨資? 其他應收款謎團

  其他應收款高企同樣是亞泰集團長期以來一直存在的問題,且近些年來,其前五名債務人的情況也一直未披露。

  在眼下7.25億元其它應收款中,有6226萬元賬齡已超過3年以上,而據(jù)其歷年年報,由于其3年以上其他應收款已存在多年,因此其中部分款項實際賬齡極有可能已超過了5年,甚至更長。對這6226萬元其他應收款,亞泰集團只計提了1401萬元壞賬準備,計提比例不足23%,而通常情況至少應計提50%-100%以上的壞賬準備。截至今年6月30日,3年以上應收賬款高達7942萬元,計提的壞賬準備僅有2581萬元,計提比例不足33%。

  少計提壞賬準備無疑會使業(yè)績看起來漂亮一些。然而,與預付款項一樣,雖然半年報顯示亞泰集團其他應收款及應收賬款的賬齡,以1年以內及1-2年為主,但鑒于這些款項已持續(xù)10余年不斷增長,其賬齡真實性存在疑問。

  1997年,亞泰集團長短期銀行借款僅6.67億元,而至今年6月30日,該借款已達47億元左右;隨著銀行借款的增加,亞泰集團的應收款項也達到了令人瞠目的30.805億元。僅僅今年上半年,亞泰集團支付的利息就高達1.62億元。換句話說,一方面,亞盛集團從銀行巨額借款承擔高額財務費用,另一方面,卻又任由數(shù)十億元資金外流。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guī)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yè)

?2006-2016 混凝土網(wǎng)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qū)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wǎng)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