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鐵十八局集團二公司承建的總重量14000噸的我國最大跨度斜拉橋——綏芬河市新華街立交橋轉體成功,該橋平轉后的軸線誤差僅為3毫米,完全滿足設計要求,標志著我國在橋梁施工上又獲一枚“金牌”。近年來,該集團公司巧打“橋牌”,著力科技研發(fā),實施自主創(chuàng)新,自
“九五”以來,共完成橋梁約150公里,開創(chuàng)了數(shù)項全國第一。
“世界V撐第一高橋”八渡南盤江特大橋
名牌工程無疑是建筑市場的“敲門磚”,該集團對越是技術含量高的重點工程就越是大膽承攬,并樹立“干一個大的工程,樹一道豐碑,造就一大批人才,贏得一方市場,技術上一個臺階,武裝一套設備”的思想,大力實施名牌戰(zhàn)略,向名牌工程要市場。
1995年5月,該集團二公司攬下集“高大難尖險”于一身的世界V撐第一高橋——南昆鐵路八渡南盤江特大橋,為打響自己的“橋牌”,該集團“調兵遣將”,聘請一大批專家教授現(xiàn)場技術指導,先后攻克液壓自升平臺式翻板模、大體積混凝土易開裂等12項技術難題,比原工期提前4個多月建成了世界第一的V撐高橋,填補了我國此類橋梁施工空白。該橋于2001年被獲得“國優(yōu)工程銀質獎”,被譽為體現(xiàn)我國90年代鐵路橋梁施工技術新水平的“代表作”。
在內昆鐵路“亞洲第一橋”李子溝特大橋施工中,該集團對頂拉施工工藝進行優(yōu)化,合攏誤差最終僅為2毫米,橋梁整體施工技術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并獲魯班獎。在國內最大自錨式懸索橋、素有“橋梁皇后”之稱的蘇州竹園大橋施工中,盡管在國內類似的橋梁均采用有支架法(先梁后索法)施工,但該集團根據橋址的特點和京杭大運河通航不能間斷的要求,對邊跨鋼梁安裝采用橫向分塊、縱向分段在少支架上安裝,中跨鋼梁采用無支架法吊裝施工,通過現(xiàn)場的科技攻關解決了成品索現(xiàn)場安裝的難題,并且保證了線形和梁索應力達到設計要求,使我國建橋施工技術有了新的突破。同樣,“廣西梧州桂江三橋”主跨175米鋼管拱橋連續(xù)液壓豎向轉體等同步控制施工技術”為國內首次采用;連續(xù)三孔跨度最大的天津開發(fā)區(qū)彩虹大橋,下承式吊桿系桿無推力鋼管混凝土多項技術為國內首創(chuàng)。
十幾座“高大難尖險”的名牌橋梁工程使中鐵十八局集團成為“橋牌”高手,有力提升了企業(yè)市場競爭力,獲得建橋市場一系列“綠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