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wǎng)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企業(yè)情況 » 正文

中鐵十八局集團金剛罩為“海底第一隧”護身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08-09-09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wǎng)  作者:建設新聞網(wǎng)
核心提示:中鐵十八局集團金剛罩為“海底第一隧”護身
  被交通部指定為全國三大樣板工程之一的廈門翔安隧道工程全長8.695公里,隧道最深處位于海平面下約70米。中鐵十八局集團承建3公里多施工任務,有三處風化深槽和一處風化囊,遇水軟化,易發(fā)生涌泥、涌砂、坍塌。此外,行車洞開挖斷面達170平方米,居世界海底隧道建設之最。 

  頭頂汪洋大海,施工過程危機四伏。隧道于2005年9月6日開工,2007年2月碰上第一個海底風化深槽。F1海底風化深槽是一道爛泥碎石帶,且與海水相連,極易塌方透水,一旦出錯將是“滅頂之災”,對技術、施工、安全三方面提出很高要求,是公認的世界性難題。 

  沒有前車之鑒,每一步都是第一次,每一步都小心翼翼。為確保安全,廈門路橋建設集團與中鐵十八局集團等施工單位在海底進行一系列摸索。站在開挖斷面前,隧道布滿了密密麻麻的鉆孔,“這就是帷幕注漿,我們利用超前水平地質(zhì)鉆機向前方取芯勘探,了解地質(zhì)狀況,并用TSP超前地質(zhì)預報,分析預報前方100~200米的圍巖狀況。然后通過鉆孔對破碎巖層注射快干水泥漿,以固化土層、堵死縫隙、阻絕海水?!痹摷瘓F項目常務副經(jīng)理潘建立介紹說,“開挖效果非常好,工藝實施后,爛泥被固化得比巖石還硬。為保證萬無一失,我們還采用高強度混凝土初級支護、多級防水板等施工工藝,給隧道裝上了防水、防滲的‘金剛罩’。初期支護后還在隧道四壁預留注漿孔,哪怕一滴水也要堵,確保滴水不漏。” 

  為了施工又穩(wěn)又快,翔安隧道采用CRD開挖法,用鋼拱架將隧道斷面分為4個小斷面,自上而下步步為營,鋼拱架分塊成環(huán),挖和初期支護同步施工,確保了隧道安全快速掘進。今年2月份最大斷面寬17.5米的隧道主洞順利穿越海底風化深槽,宣告這一世界性工程難關在翔安隧道攻克!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guī)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yè)

?2006-2016 混凝土網(wǎng)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qū)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wǎng)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