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結合2006 年由交通部公路科學研究院編制完成、交通部公路司發(fā)布的公路行業(yè)推薦性標準《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外加劑與摻合料應用技術指南》, 主要對3 種常用的摻合料(粉煤灰、礦渣、硅灰) 的性能指標、適用范圍及施工注意事項等做了詳細的介紹。
關鍵詞: 公路工程; 水泥混凝土; 摻合料; 粉煤灰; 硅灰; 礦渣
隨著水泥混凝土研究和應用技術的進步, 具有優(yōu)良工作性、高強度、高耐久性和體積穩(wěn)定性好的高性能水泥混凝土受到了工程界廣泛的重視。然而, 制造高性能水泥混凝土除了高效化學外加劑外還必須有活性礦物摻合料。研究表明: 活性礦物摻合料有許多技術優(yōu)點, 如摻入礦物摻合料可降低水化熱, 從而改善水泥混凝土的抗裂性; 摻入超細的摻合料可優(yōu)化孔結構與孔級配, 降低了大孔孔隙率, 提高細孔比例, 最終可提高水泥混凝土的強度和抗?jié)B性; 摻入摻合料還可緩解堿- 骨料和硫酸鹽造成的膨脹等損害程度。目前, 世界上所面臨的資源和環(huán)境保護問題日益嚴峻, 大量應用粉煤灰、礦渣、硅灰等工業(yè)廢料符合節(jié)約經濟、環(huán)保的要求和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趨勢。應該認識到由各種工業(yè)廢渣組成的摻合料是一種放錯了地方的資源, 只要我們能夠利用好, 它是以高耐久性為特征的高性能水泥混凝土必不可少的一類資源。由此可見, 摻合料的使用不僅具有一定的技術效益, 而且具有相當的經濟效益、環(huán)保效益和社會效益。
隨著公路基礎設施建設的加快及公路建設水泥混凝土技術的不斷進步, 同樣要求公路水泥混凝土具有早強、高強、低水化熱、大流動性、輕質、高密實、高耐久性、成本低、易成型、易養(yǎng)護等特性, 為了滿足此要求, 礦物摻合料已經廣泛應用于公路工程的水泥混凝土中, 并起著不可缺少的的作用。
本文結合《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外加劑與摻合料應用技術指南》對粉煤灰、礦渣、硅灰3 種摻合料的性能指標、適用范圍及施工注意事項等做較為詳細的介紹。
1 粉煤灰應用技術
1.1 粉煤灰的性能指標
粉煤灰是燃煤電廠從煙道中收集到的一種灰分, 具有一定的火山灰活性, 粒形多數成玻璃球形??煞譃榈外}灰和高鈣灰兩種, 公路工程動載結構適用于氧化鈣含量≤8% , 游離氧化鈣含量≤1% , 以氧化硅和氧化鋁為主要活性成份的低鈣灰, 或以粉煤灰為主要成份和其他摻合料和外加劑復合制成的復合粉煤灰礦粉。粉煤灰的質量等級分三級, 各級和質量指標應符合表1 的規(guī)定。以粉煤灰為主的復合礦粉質量檢驗指標亦應符合表1 的規(guī)定。粉煤灰的檢驗方法應按《公路工程混凝土外加劑與摻合料應用技術指南》中附錄P 進行。
1.2 粉煤灰的適用范圍
(1) 粉煤灰用于公路水泥混凝土工程, 應根據粉煤灰等級、水泥混凝土強度等級和耐久性等要求,按下列規(guī)定使用。É 級灰燒失量小、干縮小, 適用于有耐久性要求的鋼筋混凝土和預應力混凝土結構和構件。預應力張拉和放張前, 粉煤灰混凝土強度應通過試驗, 達到設計規(guī)定的張拉、放張強度等級, 且不得小于20M Pa。Ê 級灰適用于鋼筋混凝土和素混凝土結構, 如鋼筋混凝土路面、素混凝土路面、路緣石、護欄、橋墩等水泥混凝土結構。對于有抗凍、防腐蝕等耐久性要求的水泥混凝土, 采用的Ê 級灰需水量比不宜大于100%。Ë 級灰由于其粒徑粗、含碳量高,
注: 1. 活性指數的檢驗方法按本指南附錄Q 進行; 需水量比與細度的檢驗方法按本指南附錄P 進行; 總堿量的檢驗方法按本指南附錄A 11 進行; 燒失量、含水率、f- CaO 和SO 3 含量按《水泥化學分析方法》(GB/T 176) 進行。
2.Cl- 按《水泥原料中氯的化學分析方法》(JC/T 420) 進行, 粉煤灰用于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時檢測。
3.比表面積采用激光粒度分析儀測定其粒度分布, 并按儀器說明書給定的方法計算出比表面積。
4. 細度與比表面積兩指標, 當混凝土強度等級< C50, 只測細度; 當混凝土強度等級≥C50, 僅測比表面積。
5.45 Lm 氣流篩的篩余量換算為80 Lm 水泥篩的篩余量換算系數約為119~ 214 倍。
活性和后期強度均不高, 可用于強度等級C20 以下的素水泥混凝土結構、貧水泥混凝土基層、水泥粉煤灰或石灰粉煤灰穩(wěn)定粒料基層等, 不得用于強度等級C20 及其以上的素水泥混凝土、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結構。
(2) 由于水化硅酸鈣和水化鋁酸鈣是水泥石強度的主要來源, 粉煤灰與水泥水化產物氫氧化鈣反應同樣也生成了水化硅酸鈣和水化鋁酸鈣, 增加了混凝土的密實度, 降低了孔隙率從而提高了強度、抗?jié)B性、耐磨性和耐久性, 因此, 可用來配制抗?jié)B防水混凝土; 由于其“二次反應”比水泥水化反應慢, 水化熱小, 可用于大體積混凝土、蒸養(yǎng)混凝土; 粉煤灰的特殊粒形, 增大了混凝土的流動性, 可用于泵送混凝土; 水泥水化產物氫氧化鈣是造成水泥石破壞的根源, 在有壓水滲透的條件下, 氫氧化鈣首先被軟水溶出, 導致混凝土的孔隙率增大, 耐水性、抗氯離子滲透性差、容易造成冰凍、鹽凍、堿集料反應和硫酸鹽侵蝕, 然而, 摻入粉煤灰后吸收了氫氧化鈣, 因此, 粉煤灰可用于抗硫酸鹽、抗酸雨、抗軟水侵蝕或需要抑制堿集料反應的混凝土。實踐證明: 蒸養(yǎng)混凝土、輕集料混凝土、地下工程混凝土、壓漿混凝土、碾壓混凝土、隧道襯砌混凝土、水下不分離混凝土, 也宜摻用粉煤灰, 以改善工作性。
(3) 根據公路工程結構功能和施工條件的不同要求, 粉煤灰可與引氣劑、早強劑、防凍劑、高效減水劑等外加劑復合使用。有抗冰凍、抗鹽凍要求的粉煤灰混凝土, 必須摻引氣劑, 并加大引氣劑摻量, 使其滿足表2、表3 含氣量要求; 低溫或負溫施工的粉煤灰混凝土, 宜摻入對其無害的早強劑或防凍劑, 并應加強保溫保濕養(yǎng)生; 早期脫模、提前負荷的粉煤灰混凝土, 應摻用高效減水劑、早強劑等外加劑。粉煤灰混凝土外加劑摻量應以水泥加粉煤灰的膠凝材料總量百分率表示。外加劑的適應性和最優(yōu)摻量應由試驗確定。
(4) 粉煤灰不得用于下列公路水泥混凝土工程。由于摻粉煤灰的水泥混凝土早期強度低, 因此規(guī)定有提前通車要求的水泥混凝土、鋼筋混凝土結構和預應力混凝土結構, 要求提前張拉或放張的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結構, 不得使用粉煤灰。粉煤灰主要是通過與水泥水化后生成物Ca (OH ) 2 的“二次反應”來提供其后期強度, 粉煤灰的“二次反應”必須滿足其水化溫度, 并在有水的條件下才能夠進行, 因此, 長時間養(yǎng)生溫濕度條件無保障、易干縮開裂的薄壁水泥混凝土結構, 如橋面鋪筑層, 薄壁墩等結構中不宜摻入粉煤灰。在低溫條件下, 如: 連續(xù)5 晝夜平均氣溫低于5℃, 夜間最低氣溫低于- 3℃, 水泥水化反應很慢, 粉煤灰的“二次反應”更慢, 后期強度增長緩慢且強度較低, 除大體積水泥混凝土外, 一般水泥混凝土結構不得使用粉煤灰。低溫施工時, 易溫縮開裂的薄壁水泥混凝土結構、負溫施工7 d 內達不到抗凍臨界強度的一般水泥混凝土結構、長期養(yǎng)生溫度和濕度條件無保證、冰凍深度范圍內及表面水泥混凝土結構不得使用粉煤灰。
1.3 粉煤灰混凝土的配合比設計
設計強度的齡期: 地面以上工程應取28 d, 地下工程宜取60 d, 大體積混凝土宜取90 d。
水泥混凝土中摻用粉煤灰的方法有等量取代法、超量取代法和外加法3 種。除É 級灰外, 一般不宜采用等量取代法。當水泥混凝土超強較大或配制大體積水泥混凝土時, 可采用等量取代法。使用超量取代法時, 超量系數可按表4 選用。薄壁水泥混凝土結構取較低限; 一般結構宜取低限; 大體積結構可取中、高限; 重要公路工程結構的粉煤灰超量系數應通過試驗確定。以改善拌和物工作性為主時, 可采用外加法。3 種摻用粉煤灰的方法均必須經過試驗, 滿足要求后, 方可在實際公路工程結構中使用。
1.3.1 粉煤灰等量取代配合比計算方法
(1) 選定與基準混凝土相同或稍低的水灰比。
(2) 根據確定的粉煤灰等量取代水泥量(f % )和基準水泥混凝土水泥用量(Co) , 應按下式計算粉煤灰用量(F ) 和粉煤灰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C) :
F = Co·f (% ) (1)
C= Co- F (2)
(3) 粉煤灰混凝土的用水量(W ) , 應按下式計算:
(4) 水泥和粉煤灰的漿體體積(V P ) , 應按下式計算:
式中: 為粉煤灰比重, kg/m 3。
(5) 砂料和石料的總體積(V A ) , 應按下式計算:
V A = 1 000 (1- a) - V P (5)
式中: a 為混凝土含氣量。
(6) 選用與基準混凝土相同石料(G) 或稍低的砂率(BS )、砂料(S ) 的重量, 應按下式計算:
式中: 為砂與砂石總量的比率; C
為砂的比重, kg/m 3; 為石子的比重, kg/m 3。
(7) 等量取代法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各種材料用量為: C、F、W 、S、G。
1.3.2 粉煤灰超量取代法配合比計算方法
(1) 根據基準混凝土計算出的各種材料用量(Co、W o、S o、Go) , 并根據工程的使用場合、工藝按表5選取粉煤灰取代水泥率(f % ) , 按表4 選定粉煤灰超量系數(K ) , 對各種材料進行計算調整。
注: 當鋼筋混凝土、預應力混凝土結構中鋼筋保護層厚度小于50 mm時, 其最大摻量宜比表5 的規(guī)定減少5%。
(2) 粉煤灰取代水泥量(F )、總摻量(F t) 及超量部分重量(F e) , 應按下式計算:
F = Co·f (% ) (8)
F t= K ·F (9)
F e= (K - 1) ·F (10)
(3) 水泥的重量(C) , 應按下式計算:
C= Co- F (11)
(4) 粉煤灰超量部分的體積應按下式計算, 在砂料中扣除同體積的砂重, 求出調整后的砂重(S F ) :
(5) 超量取代粉煤灰混凝土的各種材料用量為
1.3.3 外加法配合比計算方法
(1) 根據基準混凝土計算出的各種材料用量( ) , 選定外加粉煤灰摻入率(f % ) , 對各種材料進行計算調整。
(2) 外加粉煤灰的重量(Fm ) , 應按下式計算:
Fm = Co·f (% ) (13)
(3) 外加粉煤灰的體積, 應按下式計算, 即在砂料中扣除同體積的砂重, 求出調整后的砂重
(4) 外加粉煤灰混凝土的各種材料用量為Co、
1.4 粉煤灰混凝土結構施工
(1) 代替水泥的粉煤灰摻量必須與水泥水化后產生的氫氧化鈣量符合最佳配伍關系, 即摻入多少粉煤灰可以與氫氧化鈣正好反應完全。通過國內外數十年的研究, 已得出了公認的結論: 優(yōu)質粉煤灰可以完全反應的總量為硅酸鹽水泥的28%。所以, 在硅酸鹽水泥中, É、Ê 級粉煤灰替代水泥最大的摻量為30%; 普通硅酸鹽水泥中最大的替代量為15%。根據粉煤灰體系的膠凝材料學原理, 規(guī)定粉煤灰在各種水泥混凝土中取代水泥的最大摻量應符合表5 的規(guī)定。由于粉煤灰能夠導致水泥混凝土的堿度降低, 使保護層中性化, 而后碳化, 鋼筋較易銹蝕, 規(guī)定當鋼筋混凝土、預應力混凝土結構中鋼筋保護層厚度小于50 mm 時, 其最大摻量宜比表5 的規(guī)定減少5%。
(2) 在采用超量取代法或專門用于改善拌和物工作性外加法時, 粉煤灰的實際摻量可比表5 取代水泥最大限量的規(guī)定適度放寬。粉煤灰的實際摻量與所配制的水泥混凝土等級和所要求的其他性能有關, 最大限量僅用于最低強度等級的水泥混凝土, 當使用中、高強度等級的水泥混凝土和同時有其他性能要求時, 要滿足粉煤灰全部水化反應貢獻強度的最優(yōu)配伍關系的要求。因此, 中、高等級水泥混凝土實際摻量宜取最大限量的低限或2/3, 并應通過試驗或工程經驗確定。這里規(guī)定的比較有余地, 是由于要使粉煤灰貢獻強度, 還與施工時采取的工藝方式、結構混凝土的保溫、保濕養(yǎng)生等條件有關。重要公路工程粉煤灰實際摻量及取代水泥量, 應通過試驗確定。
(3) 施工經驗表明: 結塊灰和濕粉煤灰在新拌混凝土中會有攪拌不開的粉煤灰小團塊, 其嚴重影響水泥混凝土的強度, 用于路面上會使路面出現許多坑洞, 影響路面耐久性和行駛質量。粉煤灰應以干粉摻入水泥混凝土, 并應單獨計量, 計量誤差: 對于預應力混凝土、鋼筋混凝土和路面混凝土不宜超過總用量的±1% , 其他水泥混凝土不得超過±2%。
(4) 粉煤灰混凝土拌和物必須使用強制式攪拌機攪拌均勻, 其攪拌時間應通過試拌確定, 純拌和時間宜比基準水泥混凝土延長10~ 30 s。當環(huán)境溫度較高或從攪拌至澆筑完成歷時較長時, 損失后的坍落度值應滿足澆筑要求。
(5) 粉煤灰混凝土澆筑時, 應振搗密實, 不得漏振、欠振或過振。振搗后的混凝土表面不得出現明顯的粉煤灰浮漿層。終飾抹面作業(yè)應在泌水結束、終凝之前進行。
(6) 粉煤灰混凝土結構應加強養(yǎng)生, 并始終保持表面處于潮濕狀態(tài), 薄壁結構的濕養(yǎng)生時間不得少于28 d, 干燥或炎熱氣候條件下暴露面的濕養(yǎng)生時間不得少于21 d。
(7) 粉煤灰水化較慢, 粉煤灰混凝土一般不宜低溫施工, 大體積粉煤灰混凝土必須低溫施工時, 應加強表面保溫保濕覆蓋, 表面最低溫度不得低于5℃。寒潮襲擊, 日降溫幅度大于10℃時, 應加強保溫、保濕覆蓋, 并適當延長拆模時間。
1.5 粉煤灰混凝土質量檢驗
粉煤灰混凝土施工質量的檢驗頻率和允許誤差應符合表6 的規(guī)定。并應預留90 d 長齡期試件備查。
2 硅灰應用技術
2.1 硅灰性能指標
硅灰是硅鐵合金廠煙道中反吹風冷凝收集得來的細度極大的灰白色超輕粉末。由于其比表面積巨大, 粒徑微小, 平均粒徑是水泥的百分之一左右, 活性氧化硅含量很高, 可以迅速地與水泥水化產物氫氧化鈣反應生成水化硅酸鈣。因此, 硅灰是目前活性最高的摻合料, 也是配制高強與超高強高性能水泥混凝土不可缺少的摻合料。
在公路重要的路面、橋面、橋隧結構中生產制備使用高彎拉強度、高抗壓強度的高性能水泥混凝土時, 可使用硅灰或以硅灰為主的復合礦粉。硅灰的質量指標應符合表7 的規(guī)定。
表7 硅灰的質量指標
注: 1. 硅灰的比表面積按BET 氮吸附法測定。
2. 活性指數和需水量比試驗方法按本指南附錄Q 進行。
3. 燒失量、SiO2 和含水率按《水泥化學分析方法》(GB/T 176)進行。
4.Cl- 按《水泥原料中氯的化學分析方法》(JC/T 420) 進行。
5. 硅灰應測定總堿量, 并于性能指標中注明測定數值, 總堿量的檢驗方法按本指南附錄A 11 進行。
6. 作為定性辨別參考指標: 硅灰的松散密度在200~ 300 kg/m 3之間; 外觀為淺灰色極細粉末, 白度為40~ 50。
表7 技術指標按照《高強高性能混凝土用礦物外加劑》(GBöT 18736) 編寫。以硅灰為主要成份的復合硅灰礦粉的性能亦應滿足表7 指標規(guī)定。
2.2 硅灰的適用范圍
(1) 由于硅灰的超細度、超高活性且硅灰混凝土具備相當高的強度, 因此, 硅灰適用于高強、早強混凝土和對開放交通有緊迫要求的新建或修復公路水泥混凝土結構和構件; 硅灰與二氧化鈣快速反應特性、高密實度和高耐久性適用于對抗(鹽) 凍性、抗?jié)B性、抑制堿集料反應和抗沖磨性要求很高的水泥混凝土結構和構件; 適用于低溫和負溫施工要求高早強的水泥混凝土結構。
(2) 復合硅灰礦粉可用于水泥混凝土結構和構件, 但由于實際工程中經驗不多, 應由試驗確定其水化反應速度、發(fā)熱量、工作性、強度等。
(3) 硅灰用于熱天施工、干燥條件高強水泥混凝土或大體積中強水泥混凝土結構時, 由于本身總膠凝材料用量高, 水化熱大, 易產生溫度裂縫; 同時, 硅灰的自干性帶來的自身體積收縮大, 易出現干縮和自收縮施工裂縫: 因此, 應采取以下有效措施控制溫升、干縮和自收縮, 并加強降溫和保濕養(yǎng)生, 避免溫度和收縮裂縫。
?、偈┕r應進行水化溫升監(jiān)控, 以避免溫度裂縫。
?、?中、低強度大體積水泥混凝土中, 使用1 kg硅灰取代5 kg 水泥, 降低水泥用量, 可降低絕熱溫升5℃~ 6℃, 與增加水泥用量相比, 達到同強度要求, 硅灰混凝土的水化熱會降低。
?、墼缙趪婌F、及時灑水、保濕覆蓋強化養(yǎng)生措施, 解決硅灰高強高性能水泥混凝土的自收縮與干縮偏大的問題。
?、芨珊档貐^(qū)應特別注重保濕養(yǎng)護, 禁止水泥混凝土結構表面干燥發(fā)白, 可防止開裂。
2.3 硅灰混凝土的施工
(1) 硅灰摻用方法應為等量取代水泥法, 摻量宜為5%~ 10% 的水泥用量, 摻用時應準確稱量, 允許誤差不超過±1%。
(2) 硅灰的細度極細, 需水量很大, 在高強水泥混凝土中摻用硅灰應調節(jié)單位用水量, 并同時摻用高效減水劑。有抗冰凍、鹽凍要求時, 可摻用引氣劑。
當水膠比很低時, 可同時摻減縮劑減少收縮量, 也可使用膨脹劑對其收縮進行補償。硅灰和外加劑的最佳摻量應通過試驗確定。
(3) 硅灰混凝土應在滿足增強效果的同時, 滿足施工操作時段內的工作性要求, 可復配保塑劑、緩凝劑、引氣劑進行坍落度損失控制。
(4) 硅灰混凝土的攪拌時間應延長20~ 30 s, 并應定時清洗攪拌鍋; 運輸、輸送、澆筑時間應盡量縮短。
(5) 硅灰混凝土應適當延長振搗時間, 縮小振搗間距, 振搗密實后, 宜立即進行表面修整和抹面。硅灰混凝土施工每道工序操作和間隔時間應盡量縮短, 總施工時間不宜超過115 h。
(6) 硅灰混凝土抹面修整后, 表面出現變色即應噴霧養(yǎng)護, 直至能夠濕覆蓋或蓄水養(yǎng)護。硅灰混凝土的養(yǎng)生應加強散熱并保濕, 宜采用水管噴淋、蓄水、澆水養(yǎng)生或覆蓋濕土工氈、濕麻袋、濕草袋灑水保濕及散熱養(yǎng)生方式。硅灰混凝土的最短養(yǎng)生時間不應少于7 d。
3 磨細礦渣
3.1 礦渣的性能指標
礦渣是煉鐵廠經過水萃處理的?;郀t礦渣,?;郀t礦渣磨細后稱為磨細礦渣, 其礦物成份與水泥接近, 在有足夠堿度條件下自身與水能夠產生水化反應而提供強度, 是具有自水化硬化性能的活性摻料。我國磨細礦渣使用數量最大的是礦渣硅酸鹽水泥, 其中允許摻入的礦渣混合材最大數量是75%。
在水泥混凝土、鋼筋混凝土、預應力混凝土結構中, 可使用符合表8 規(guī)定的磨細礦渣或以礦渣為主要成份的復合礦粉。
注: 1. 磨細礦渣的活性指數與需水量比檢測方法應符合本指南附錄Q 的規(guī)定。
2. 比表面積采用激光粒度分析儀測定其粒度分布, 并按儀器說明書給定的方法計算比表面積。
3. 燒失量、MgO、含水率、SO 3 含量的檢測方法均按《水泥化學分析方法》(GB/T 176) 進行。
4.Cl- 按《水泥原料中氯的化學分析方法》(JC/T 420) 進行。
5. 各級磨細礦渣均應測定總堿量, 并于性能指標中注明測定數值, 總堿量檢測方法按本指南附錄A 11 進行。
3.2 礦渣的適用范圍
在公路工程中水泥混凝土、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磨細礦渣及其復合礦粉適用于有下列要求的場合。
(1) 用于配制高強、高性能水泥混凝土及大體積水泥混凝土, 以降低水泥用量, 減少水化熱溫升, 提高其抗裂性。
(2) 用于海水、酸雨、鹽、堿等環(huán)境中的水泥混凝土結構, 提高抗海水、酸雨、氯離子、硫酸鹽等化學侵蝕性。
(3) 在無法更換夾雜少量堿活性集料, 并只有高堿度水泥情況下, 用于需要抑制堿集料反應的水泥混凝土結構。
(4) 用于水泥用量偏少, 施工要求增大流動性、可泵性, 又缺乏粉煤灰的水泥混凝土結構。
(5) 可用于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和高抗硫酸鹽水泥配制的水泥混凝土中。不宜用于礦渣硅酸鹽水泥、粉煤灰硅酸鹽水泥、火山灰硅酸鹽水泥和復合硅酸鹽水泥配制的水泥混凝土中。因為在這些水泥中, 摻合料已經摻到足量, 再摻入礦渣沒有與之反應的氧化鈣, 提供不了強度。但是不同種類的摻合料有超疊加作用, 當磨細礦渣摻量不大時, 應按試驗效果來使用。
3.3 礦渣混凝土的施工
(1) 磨細礦渣替代水泥熟料的量占水泥加磨細礦渣總量百分數稱為置換率, 在結構水泥混凝土中的最大置換率不應超過60%; 只用于改善和易性時,最大置換率不應超過70% , 實際使用的置換率應通過試驗確定。
(2) 在攪拌磨細礦渣混凝土時, 應將其與水泥分別儲存在各自罐倉中, 分別稱重計量, 稱量誤差為±1% , 拌和時間宜延長10~ 30 s。
(3) 施工時, 磨細礦渣混凝土覆蓋保濕養(yǎng)生時間不得少于21 d, 并應避免早期干燥和低溫寒潮襲擊。硬化過程中, 宜防止海水、硫酸鹽介質等的侵蝕。
4 結語
本文主要介紹了粉煤灰、礦渣、硅灰3 種摻合料, 望廣大技術人員能正確掌握這3 種摻合料的性能及其應用, 并利用外加劑與摻合料的“雙摻技術”及摻合料之間的“超疊加效應”, 提高公路水泥混凝土工程的建設質量。
參考文獻:
[1] 交通部公路科學研究院, 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外加劑與摻合料應用技術指南[S ].
[2] 中國混凝土外加劑協(xié)會, 混凝土結構外加劑標準應用指南[S].
[3] JTG F30- 2003,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規(guī)范[S].
[4] GB/T 18736- 2002, 高強高性能混凝土用礦物外加劑[S].
[5] GB/T 18046- 2000,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爐礦渣[S].
[6] GBJ 146- 90, 粉煤灰應用技術規(guī)范[S ].
[7] JGJ 28- 86, 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漿中應用技術規(guī)程[S].
[8] JTJ/T 273- 97, 港口工程粉煤灰混凝土技術規(guī)程[S].
[9] DBJ08- 230- 98, 高鈣粉煤灰混凝土應用技術規(guī)程[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