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wǎng)
當前位置: 首頁 » 技術 » 生產技術 » 正文

混凝土裂縫的成因及預防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07-11-27  來源:《綜述》  作者:王殿玉 李四新
核心提示:混凝土裂縫的成因及預防

混凝土是一種由砂、石骨料、水泥、水及外加材料混和而成的非均質脆性材料。混凝土裂縫是土木建筑等工程中最常見的工程病害,輕者使鋼筋產生腐蝕,降低鋼筋混凝土材料的承載能力,重則威脅到人民的生命安全,所以在實際施工中都有必要對混凝土裂縫其進行有效控制。

1裂縫的成因

  1)溫度的原因

  (1)大體積混凝土水化時產生的大量水化量化熱得不到散發(fā),導致混凝土內外溫差較大使混凝土的形變超過極限而引起的裂縫;

  (2)有約束時,混凝土熱脹冷縮產生體積膨脹受到約束力的限制,對混凝土產生的拉力而產生裂縫。

  2)干縮變形的原因

  (1)混凝土硬化過程中由于干縮引起的體積變形受到約束時產生裂縫,裂縫的寬度有時會很大,甚至會貫穿整個構件;

  (2)在大厚度的構件中,由于混凝土的塑性塌落到模板或頂部,鋼筋的抑制,在澆搗后數(shù)小時就會發(fā)生塑性塌落引起裂縫:

  (3)在炎熱或大風天氣,混凝土表面水分蒸發(fā)過快以及混凝土水化熱高等,在混凝土澆筑后小時仍處于塑性狀態(tài)時易產生塑性收縮裂縫。

  3)受力引起的裂縫

  (1)構件承受載荷所產生的裂縫,在均布載荷或集中載荷作用下產生內力彎矩,出現(xiàn)垂直于構件縱軸的裂縫,在較大剪力作用下,產生斜縫,并會上下延伸;

  (2)當結構的基礎出現(xiàn)不均勻沉降時,結構件受到強迫變形,而使結構構件開裂,隨著不均勻沉陷的進一步發(fā)展,裂縫會進一步擴大。

  混凝土裂縫常出現(xiàn)在地下室板大體積混凝土、地下室墻板混凝土、地面混凝土、現(xiàn)澆樓板混凝土及屋面防水細石混凝土上.以下就這些現(xiàn)象分析其成因及預防措施。

2裂縫的防治措施

  1)地下室底板大體積混凝土裂縫

  (1)嚴格控制水化熱。在滿足設計程度要求和征得設計同意的前提下.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可考慮采用60天強度,以減少水泥用量,同時應選擇低熱水泥,減少水泥水化熱;

  (2)通過“雙摻”技術(摻加緩凝劑減水劑及粉煤灰)以減少水泥用量,并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提高混凝土的可泵性;

  (3)澆注順序采用“分段定點,一個坡度,薄層澆筑,循序推進,一次到頂”的方法,一次性整體連續(xù)澆筑結束;

  (4)大體積混凝土澆搗完畢后,初凝前用長尺刮平,經(jīng)6小時后先用鐵滾壓數(shù)遍,再用木抹在混凝土表面拍實并搓毛兩遍,以閉合收水裂縫,防止產生表面收縮裂縫,約12—14小時后,覆蓋塑料膜和草包進行保溫養(yǎng)護。并按規(guī)定時間測量混凝土各部位溫度,確?;炷羶韧鉁囟炔畈欢嗖怀^25度。

  2)地下室墻板裂縫

  (1)在不改變墻板鋼筋總量的前提下,對墻板水平進行等截面代換.將原來的粗鋼筋大間距改為細鋼筋小間距,從而防止墻板產生裂縫:

  (2)墻板混凝土澆筑后,模板至少7天后方可拆除,關在墻頂設淋水管,進行24小時不間斷淋水養(yǎng)護。

  3)地面混凝土裂縫

  (1)地面混凝土澆筑時與墻、柱留有30mm縫隙,以使墻、柱和地面的沉降相互獨立;

  (2)墊層鋪設前,其下一層表面應濕潤,室內地面一般可不設伸縮縫。室外地面采用混凝土墊層時應設置伸縮縫,其間距為30m。室外地面的混凝土墊層,均應縱向縮縫和橫向縮縫。縱向縮縫間距為3~6m,橫向縮縫間距為6~12m.室外地面或高溫季節(jié)施工的地面,縮縫間早期采用下限值。

  4)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樓板裂縫

  產生原因:(1)混凝土水灰比,坍落度過大;(2)板負筋位置不當;(3)混凝土時期養(yǎng)護不好;(4)建筑物建好后長期關,閉,室內相對濕度過低,混凝土收縮開裂;(5)混凝土強度未到1.2 N/mm 前,在其上堆放材料、搭投支架。

  預防措施:(1)嚴格控制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對商品混凝土的坍落度應加強檢查;

  (2)在樓板澆搗進程中派專人護筋,避免踩下負筋的現(xiàn)象發(fā)生:

  (3)混凝土澆筑前先將基層和模板澆水濕透,澆筑完畢后應采取有效的養(yǎng)護措施:

  (4)在一定的時間段(澆筑完成后2年內)保持空置房間的相對濕度與室外的相對濕度基本一致.并不宜低于85% ,這一要求可采用經(jīng)常開窗的方法得以實現(xiàn).有條件的地方定期灑水增加溫度則效果更好:

  (5)混凝土強度達到0、2N/mm 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放材料,安裝模板及支架,以免由于振動等原因產生裂縫。

  5)層面細石混凝土剛性防水層開裂

  產生的原因:(1)未設分格縫或分格縫設置不合理;(2)混凝土內鋼筋網(wǎng)片在分格縫處未斷開;(3)混凝土與基層間宜設置可靠的隔離層;(4)養(yǎng)護不好。

  預防措施:(1)混凝土應在屋面板的支承,屋面的轉折處,突出屋面結構的交接處設置分格縫,其縱橫間隔不宜大于6m;(2)混凝土鋼筋網(wǎng)片應在分格縫處斷開;(3)混凝土與基層間設置可靠的隔離層;(4)混凝土澆完后應按規(guī)定做好養(yǎng)護工作。

 
 
[ 技術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guī)舉報 ]  [ 關閉窗口 ]

 

 
推薦企業(yè)

?2006-2016 混凝土網(wǎng)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qū)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wǎng)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