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生產一立方米混凝土的原材料碳排量如何計算,有沒有計算公式?
答:目前還沒有統(tǒng)一標準或者計算公式,但是一般可以由每方混凝土中各原材料如水泥等)生產的碳排放,原材料及混凝土運輸產生的碳排放,混凝土攪拌生產能耗或碳排放等三者相加。
問:單位施工的一個C35梁(設計2400mm寬、1500mm高,需要承載10噸的動載荷),在澆注到700mm高度時(4個小時后,發(fā)現(xiàn)預埋孔留錯了,放大了200mm),用千斤頂頂回到設計位置,如果繼續(xù)澆注到設計高度的話,因為這個錯誤對混凝土的強度影響有多大?
答:澆筑后4小時,混凝土一般已經初凝,此時用外力進行強力擾動,可以會導致混凝土出現(xiàn)冷縫、空洞等缺陷,從而影響混凝土梁的整體性和強度,建議對該部位混凝土進行強度和缺陷的非破損檢測。
問:生產中應該注意什么事項,生產中什么會引起含氣量偏大,我們原來生產出來的大概含氣量在4.2左右,現(xiàn)在達到10.0,有什么好方法幫忙解決的?
答:聚羧酸減水劑母液的含氣量一般都較高,在生產減水劑是一般采取以下方法控制含氣量:1將減水劑與消泡劑復配,但此類混合物穩(wěn)定性較差;2)將消泡劑強制分散至減水劑中;3)將消泡劑分散到可聚合的單體溶液中發(fā)生聚合反應。當生產中消泡劑用量、分散性或者穩(wěn)定性不夠時,容易引起含氣量偏大的問題。
問:水下混凝土灌注樁,混凝土澆注后中間有一條水柱泌水上來時什么回事,是混凝土本身泌水,還是地下水涌上來的。
答:混凝土泌水是在灌注樁施工過程中和澆筑混凝土同時發(fā)生的,一般來說水會聚集混凝土上層,并隨著澆灌而慢慢往上,因此一般不大會出現(xiàn)水柱。
...............................
點擊下載全文:混凝土及外加劑常見問題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