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文章從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出發(fā),對施工中的工序、工藝技術進行了詳細闡述,指出施工時質量控制要點,以避免瀝青路面早期破損,提高路面使用品質,延長使用年限。
關鍵詞:瀝青混凝土路面; 施工技術; 破壞類型
1. 前言
瀝青路面是用瀝青材料作為結合料輔筑面層的路面的總稱,它適用于各種交通量的道路,由于用瀝青為結合料修成的路面呈黑色,故又稱為黑色路面。瀝青路面由于使用了粘結力較強的瀝青材料,使礦料之間的粘結力大大加強,從而提高了混合料的強度和穩(wěn)定性,使路面的質量和耐久性都得到提高。在瀝青路面施工過程中,質量的控制和檢查是保證質量最重要的一環(huán)。對施工質量的好壞影響很大,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具體要求都應按有關施工技術規(guī)范的規(guī)定,在施工中堅決貫徹執(zhí)行,這對于保證瀝青路面施工質量是非常重要的。
2. 質量管理與控制的內容
與其他產(chǎn)品一樣,瀝青混凝土路面也是工、料、機三個主要因素結合而生產(chǎn)出來的。因此,瀝青混凝土路面的質量管理與控制就是對工、料、機的管理與控制。
2.1 對人的管理
生產(chǎn)過程中各工序和主要崗位(含管理人員)必須由有經(jīng)驗的人員或經(jīng)過培訓取得上崗資格的人員操作或管理。要有明確、嚴格的崗位責任制。要有嚴格的獎懲措施。要把每個人的切身利益與產(chǎn)品的質量緊密聯(lián)系起來。使他們既有干好的技能。又有干好的愿望和動力。要經(jīng)常對全體員工進行產(chǎn)品質量重要性的教育。特別是各級領導者必須牢固樹立質量是企業(yè)生命的思想。
2.2 原材料的管理與控制
對用于永久性工程的材料。應嚴格按有關規(guī)定和要求進行質量檢驗。把好原材料質量關。保證使用的原材料全部合格。對各種混合料的管理與控制。首先是抓配合比設計。使用于生產(chǎn)的配合比設計理想。然后是抓生產(chǎn)過程中的質量管理與控制。對瀝青混合料來說。一是控制好油石比和礦料級配。二是控制好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溫度。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調整。這兩個問題控制好了。質量就有保證。對半剛性基層、底基層混合料主要是控制好水泥、石灰等穩(wěn)定材料的劑量。這是保證強度符合要求的主要因素,不得減料,必須用足;其次是生石灰消解要充分,過篩要嚴格,防止未消解的石灰塊,否則將造成路面拱起;此外,含水量要適當,否則難以壓實。
原材料存在的問題是有些地方缺少專門按規(guī)范要求規(guī)格生產(chǎn)各種粗集料的廠家和產(chǎn)品,特別是底、中面層所需的粗集料尤為突出。大多是用其他用途的碎石代替。給礦料組成設計帶來了困難,通常很難配出較理想的合成礦料級配。瀝青混合料用量大的地區(qū)。有關部門應注意開發(fā)瀝青混合料用的碎石和石屑。關于瀝青質量的問題,有些瀝青的質量不穩(wěn)定。使用前應從瀝青供應廠、瀝青供應站取樣檢查。不合格的瀝青不得運往拌和廠;在使用過程中應按規(guī)定的時間和次數(shù)檢查瀝青的質量,避免使用不合格的瀝青。
2.3 對施工機械的管理
先進、良好的機械設備是保證質量、提高效率、加快進度與改善勞動條件的基礎。機械管理主要是讓各種路面施工機械處于良好狀態(tài)、充分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拌和廠和工地應有一個精干的機械維修小組并配備足夠、適用的機具和易損零配件。一旦發(fā)生故障應能很快排除或修復。各類操作機手應持證上崗,嚴格按操作規(guī)程運行。漏油的機械、車輛不應上路,以避免給路面造成污染和損壞。
3. 鋪筑階段技術
3.1 瀝青混凝土的運輸
瀝青混凝土運輸時宜用15t以上的自卸汽車,裝料前在汽車翻斗內抹一層柴油與水的混和物,以防止粘料。另外,裝好料的汽車要用保溫布覆蓋,然后可以出場。運輸時間一般不得大于0.5h.
3.2 瀝青混合料的壓實及成型
?。?) 瀝青混合料壓實以試鋪段確定的碾壓組合和速度,緊接攤鋪后進行,分為初壓、復壓、終壓三個階段進行,一般高速公路瀝青混凝土路面采用鋼輪壓路機和輪胎壓路機聯(lián)合作業(yè)完成壓實工作。
?。?) 碾壓分段進行,分段長度控制在30~50m,即一段初壓,一段復壓,一段終壓,段與段之間應設標志,并指定專人負責移動,便于司機辨認。
?。?) 初壓采用2臺雙輪輕型鋼輪壓路機(≤8t)在混合料攤鋪后進行穩(wěn)壓,每臺壓路機至少碾壓一遍,碾壓速度2~3km/h。
?。?) 復壓采用3臺重型輪胎壓路機碾壓,每臺壓路機至少碾壓二遍,碾壓速度4.5~5.5km/h。
(5) 終壓采用1臺輕型雙鋼輪壓路機和1臺重型雙鋼輪壓路機靜壓。每臺壓路機至少碾壓一遍,碾壓速度5~7km/h。
?。?) 壓路機起動、停止必須減速緩慢進行,不得急剎車。
?。?) 壓路機加水時,應行駛到已復壓的瀝青混凝土路面邊緣停放,加水后應就地來回碾壓平整后再離開原位。
(8) 相鄰碾壓應重疊1/3~1/2輪寬,壓路機轉向角度不得大于35。
?。?) 初壓后的瀝青混凝土面層不得產(chǎn)生推移、開裂現(xiàn)象;復壓后的瀝青混凝土面層表面要求無明顯輪跡;終壓后要求表面平整,光潔,顏色均勻一致,無明顯輪跡。
?。?0) 對壓路機無法壓實的邊緣及構造物接頭處應采用小型壓路機或振動夯壓實。
?。?1) 施工過程中禁止對路緣石及硬化土路肩造成污染,膠輪壓路機碾壓時需距路緣石邊緣5口左右。
?。?2) 當天碾壓的瀝青混合料面層應封閉交通。不得停放任何機械設備或車輛,不得散落礦料、油料等雜物。
3.3 接縫處理
?。?) 采用整幅攤鋪時基本上無縱向接縫,有路面加寬的情況時按照半幅攤鋪的施工方法設置縱向接縫。采用半幅攤鋪的施工方法時,其縱向接縫應在前部已攤鋪混合料部分留下10一20口寬暫不碾壓,作為后面攤鋪的高程基準面,并有5~10口左右的攤鋪層重疊,以熱接縫形式在最后做跨接縫碾壓以消除縫跡。有多層路面結構的上下層縱縫應錯開15口以上。
?。?) 橫向施工縫采用平接縫,在攤鋪段端部的3m直尺呈懸臂狀,以攤鋪層與直尺脫離接觸處定出接縫位置,用切縫機切齊鏟除;繼續(xù)攤鋪時,應將接縫鋸切時留下的灰漿擦洗干凈,涂上少量粘層瀝青,攤鋪熨平板從接縫處起步攤鋪。
?。?) 接縫處碾壓時用鋼輪壓路機進行橫向壓實,從先鋪路面上跨縫逐漸移向新鋪面層,碾壓后用3m直尺檢查平整度是否達到要求。
?。?) 上下面層的橫向接縫必須錯位1m以上,橫向施工縫應遠離橋梁毛勒縫20m以外,不得設在毛勒縫處,以確保毛勒縫兩邊路面的平順。
4. 檢測及缺陷處理
4.1 檢測貫穿于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全過程,碾壓成型后的路面必須滿足設計要求。檢測內容包括:測定平整度、厚度、寬度、高程及鉆芯取樣等工作。平整度的測定有兩種辦法,一種是用6m長鋁合金尺桿(規(guī)范要求是3m直尺),另一種辦法是車載連續(xù)平整度儀。兩種辦法都要用到,對局部可采用6m直尺,對比較長的范圍可采用車載連續(xù)平整度儀。兩種辦法綜合使用,可以準確的測定路面的平整度。
4.2 常見瀝青混凝土路面缺陷是多種多樣的,從使用效果來看,主要表現(xiàn)在路面波浪、橫縫跳車、密實度不夠、局部推移、松散、隆起等,這些缺陷都是施工過程中造成的。路面波浪在施工過程中主要是由于攤鋪機造成的,瀝青混合料軟弱或混合料溫度組成的變化導致混合勁度的不均勻也是其中因素之一。
4.3 資料的收集整理。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過程中各種材料的自檢資料,質量評定資料都是非常重要的。要真實準確的記錄每一個工作環(huán)節(jié)的詳細數(shù)據(jù),資料要歸檔存放,資料的種類包括各種檢測試驗表、照片、聲像及原始記錄。做好資料是竣工驗收的關鍵依據(jù)。
5. 結語
瀝青路面平整度涉及的面很廣,影響因素多。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關鍵是人員、材料、設備的合理配置。在施工過程中要善于總結,克服不良人為因素,注重引進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對整個施工過程實施有效的動態(tài)管理,嚴格控制各種試驗及檢測。施工當中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處理,只有加強管理,精心組織施工,才能鋪筑出高質量、高水平的瀝青混凝土路面,創(chuàng)造優(yōu)良工程。
關鍵詞:瀝青混凝土路面; 施工技術; 破壞類型
1. 前言
瀝青路面是用瀝青材料作為結合料輔筑面層的路面的總稱,它適用于各種交通量的道路,由于用瀝青為結合料修成的路面呈黑色,故又稱為黑色路面。瀝青路面由于使用了粘結力較強的瀝青材料,使礦料之間的粘結力大大加強,從而提高了混合料的強度和穩(wěn)定性,使路面的質量和耐久性都得到提高。在瀝青路面施工過程中,質量的控制和檢查是保證質量最重要的一環(huán)。對施工質量的好壞影響很大,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具體要求都應按有關施工技術規(guī)范的規(guī)定,在施工中堅決貫徹執(zhí)行,這對于保證瀝青路面施工質量是非常重要的。
2. 質量管理與控制的內容
與其他產(chǎn)品一樣,瀝青混凝土路面也是工、料、機三個主要因素結合而生產(chǎn)出來的。因此,瀝青混凝土路面的質量管理與控制就是對工、料、機的管理與控制。
2.1 對人的管理
生產(chǎn)過程中各工序和主要崗位(含管理人員)必須由有經(jīng)驗的人員或經(jīng)過培訓取得上崗資格的人員操作或管理。要有明確、嚴格的崗位責任制。要有嚴格的獎懲措施。要把每個人的切身利益與產(chǎn)品的質量緊密聯(lián)系起來。使他們既有干好的技能。又有干好的愿望和動力。要經(jīng)常對全體員工進行產(chǎn)品質量重要性的教育。特別是各級領導者必須牢固樹立質量是企業(yè)生命的思想。
2.2 原材料的管理與控制
對用于永久性工程的材料。應嚴格按有關規(guī)定和要求進行質量檢驗。把好原材料質量關。保證使用的原材料全部合格。對各種混合料的管理與控制。首先是抓配合比設計。使用于生產(chǎn)的配合比設計理想。然后是抓生產(chǎn)過程中的質量管理與控制。對瀝青混合料來說。一是控制好油石比和礦料級配。二是控制好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溫度。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調整。這兩個問題控制好了。質量就有保證。對半剛性基層、底基層混合料主要是控制好水泥、石灰等穩(wěn)定材料的劑量。這是保證強度符合要求的主要因素,不得減料,必須用足;其次是生石灰消解要充分,過篩要嚴格,防止未消解的石灰塊,否則將造成路面拱起;此外,含水量要適當,否則難以壓實。
原材料存在的問題是有些地方缺少專門按規(guī)范要求規(guī)格生產(chǎn)各種粗集料的廠家和產(chǎn)品,特別是底、中面層所需的粗集料尤為突出。大多是用其他用途的碎石代替。給礦料組成設計帶來了困難,通常很難配出較理想的合成礦料級配。瀝青混合料用量大的地區(qū)。有關部門應注意開發(fā)瀝青混合料用的碎石和石屑。關于瀝青質量的問題,有些瀝青的質量不穩(wěn)定。使用前應從瀝青供應廠、瀝青供應站取樣檢查。不合格的瀝青不得運往拌和廠;在使用過程中應按規(guī)定的時間和次數(shù)檢查瀝青的質量,避免使用不合格的瀝青。
2.3 對施工機械的管理
先進、良好的機械設備是保證質量、提高效率、加快進度與改善勞動條件的基礎。機械管理主要是讓各種路面施工機械處于良好狀態(tài)、充分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拌和廠和工地應有一個精干的機械維修小組并配備足夠、適用的機具和易損零配件。一旦發(fā)生故障應能很快排除或修復。各類操作機手應持證上崗,嚴格按操作規(guī)程運行。漏油的機械、車輛不應上路,以避免給路面造成污染和損壞。
3. 鋪筑階段技術
3.1 瀝青混凝土的運輸
瀝青混凝土運輸時宜用15t以上的自卸汽車,裝料前在汽車翻斗內抹一層柴油與水的混和物,以防止粘料。另外,裝好料的汽車要用保溫布覆蓋,然后可以出場。運輸時間一般不得大于0.5h.
3.2 瀝青混合料的壓實及成型
?。?) 瀝青混合料壓實以試鋪段確定的碾壓組合和速度,緊接攤鋪后進行,分為初壓、復壓、終壓三個階段進行,一般高速公路瀝青混凝土路面采用鋼輪壓路機和輪胎壓路機聯(lián)合作業(yè)完成壓實工作。
?。?) 碾壓分段進行,分段長度控制在30~50m,即一段初壓,一段復壓,一段終壓,段與段之間應設標志,并指定專人負責移動,便于司機辨認。
?。?) 初壓采用2臺雙輪輕型鋼輪壓路機(≤8t)在混合料攤鋪后進行穩(wěn)壓,每臺壓路機至少碾壓一遍,碾壓速度2~3km/h。
?。?) 復壓采用3臺重型輪胎壓路機碾壓,每臺壓路機至少碾壓二遍,碾壓速度4.5~5.5km/h。
(5) 終壓采用1臺輕型雙鋼輪壓路機和1臺重型雙鋼輪壓路機靜壓。每臺壓路機至少碾壓一遍,碾壓速度5~7km/h。
?。?) 壓路機起動、停止必須減速緩慢進行,不得急剎車。
?。?) 壓路機加水時,應行駛到已復壓的瀝青混凝土路面邊緣停放,加水后應就地來回碾壓平整后再離開原位。
(8) 相鄰碾壓應重疊1/3~1/2輪寬,壓路機轉向角度不得大于35。
?。?) 初壓后的瀝青混凝土面層不得產(chǎn)生推移、開裂現(xiàn)象;復壓后的瀝青混凝土面層表面要求無明顯輪跡;終壓后要求表面平整,光潔,顏色均勻一致,無明顯輪跡。
?。?0) 對壓路機無法壓實的邊緣及構造物接頭處應采用小型壓路機或振動夯壓實。
?。?1) 施工過程中禁止對路緣石及硬化土路肩造成污染,膠輪壓路機碾壓時需距路緣石邊緣5口左右。
?。?2) 當天碾壓的瀝青混合料面層應封閉交通。不得停放任何機械設備或車輛,不得散落礦料、油料等雜物。
3.3 接縫處理
?。?) 采用整幅攤鋪時基本上無縱向接縫,有路面加寬的情況時按照半幅攤鋪的施工方法設置縱向接縫。采用半幅攤鋪的施工方法時,其縱向接縫應在前部已攤鋪混合料部分留下10一20口寬暫不碾壓,作為后面攤鋪的高程基準面,并有5~10口左右的攤鋪層重疊,以熱接縫形式在最后做跨接縫碾壓以消除縫跡。有多層路面結構的上下層縱縫應錯開15口以上。
?。?) 橫向施工縫采用平接縫,在攤鋪段端部的3m直尺呈懸臂狀,以攤鋪層與直尺脫離接觸處定出接縫位置,用切縫機切齊鏟除;繼續(xù)攤鋪時,應將接縫鋸切時留下的灰漿擦洗干凈,涂上少量粘層瀝青,攤鋪熨平板從接縫處起步攤鋪。
?。?) 接縫處碾壓時用鋼輪壓路機進行橫向壓實,從先鋪路面上跨縫逐漸移向新鋪面層,碾壓后用3m直尺檢查平整度是否達到要求。
?。?) 上下面層的橫向接縫必須錯位1m以上,橫向施工縫應遠離橋梁毛勒縫20m以外,不得設在毛勒縫處,以確保毛勒縫兩邊路面的平順。
4. 檢測及缺陷處理
4.1 檢測貫穿于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全過程,碾壓成型后的路面必須滿足設計要求。檢測內容包括:測定平整度、厚度、寬度、高程及鉆芯取樣等工作。平整度的測定有兩種辦法,一種是用6m長鋁合金尺桿(規(guī)范要求是3m直尺),另一種辦法是車載連續(xù)平整度儀。兩種辦法都要用到,對局部可采用6m直尺,對比較長的范圍可采用車載連續(xù)平整度儀。兩種辦法綜合使用,可以準確的測定路面的平整度。
4.2 常見瀝青混凝土路面缺陷是多種多樣的,從使用效果來看,主要表現(xiàn)在路面波浪、橫縫跳車、密實度不夠、局部推移、松散、隆起等,這些缺陷都是施工過程中造成的。路面波浪在施工過程中主要是由于攤鋪機造成的,瀝青混合料軟弱或混合料溫度組成的變化導致混合勁度的不均勻也是其中因素之一。
4.3 資料的收集整理。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過程中各種材料的自檢資料,質量評定資料都是非常重要的。要真實準確的記錄每一個工作環(huán)節(jié)的詳細數(shù)據(jù),資料要歸檔存放,資料的種類包括各種檢測試驗表、照片、聲像及原始記錄。做好資料是竣工驗收的關鍵依據(jù)。
5. 結語
瀝青路面平整度涉及的面很廣,影響因素多。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關鍵是人員、材料、設備的合理配置。在施工過程中要善于總結,克服不良人為因素,注重引進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對整個施工過程實施有效的動態(tài)管理,嚴格控制各種試驗及檢測。施工當中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處理,只有加強管理,精心組織施工,才能鋪筑出高質量、高水平的瀝青混凝土路面,創(chuàng)造優(yōu)良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