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建設機械用戶委員會 秘書長 侯寶佳
“慕尼黑國際建筑機械、建材機械、建筑車輛及建筑設備展覽會”,于4月2日至8日在德國南部城市慕尼黑成功舉辦,本屆博覽會盛況空前屬歷屆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參加展商共計2262個,分別來自42個國家和地區(qū),其中來自德國本土的展商有1101個,意大利383個,美國130個,英國125個,法國79個,荷蘭65個,瑞士47個,瑞典45個,芬蘭41個,比利時25個,丹麥24個,日本23個,中國14個(含中國臺灣地區(qū)6個)??傉钩雒娣e44.5萬m2,室內展館16萬m2,室外展地28. 5萬m2,其規(guī)模居世界首位,展覽產品之豐富堪稱“建筑機械奧運會”,參觀人士來自世界各地,最高約達到日10萬人。
展出的產品有23大類362個系列,按照產品名錄可分為:建筑施工機械、建筑材料機械、坑道隧道施工機械、管道挖溝鋪設機械、空壓機水壓機、公路養(yǎng)護機械、道路壓實施工設備、施工運輸車輛、移動施工設備、砂石生產設備、建筑材料回收利用機械、預制構件生產設備、鑿巖工程機械、采礦機械、石材粉碎機械、挖掘鉆探設備、盾構設備、起重運輸機械、園林環(huán)衛(wèi)機械、建筑模板和腳手架、小型工具和建筑機械零部件、檢驗測量控制系統(tǒng)、工業(yè)控制計算機軟件硬件等。
我國徐工集團自第23屆首次也是中國唯一一家參加國際展覽會,至今已連續(xù)四屆參加BAUMA 國際建筑機械博覽會,參展的規(guī)模越來越大,是第一個在國際建設機械展覽會上升起五星紅旗的中國企業(yè),在國際市場上是中國工程建筑機械的代表,此次派出50人的代表團參加。如今國內參展的企業(yè)已達到8家,如山東方圓集團公司,CAMCO 國際有限公司,寧波如意聯合股份有限公司,寧波浙東精密鑄造有限公司,北京鋼研金剛石產品公司,中國國際展覽公司,交通技術信息中心等,他們是開拓國際市場的先鋒。
1、學習國際同行的先進技術,加快發(fā)展國內產品
國際一流的建設機械產品無論從設計、制造技術,還是產品質量、性能都處于較高水平,尤其配套的產品更加專業(yè)化。德國的建設機械產品在質量、數量和性能上均屬上乘,主要表現在產品品種齊全,應用技術先進,產品成系列發(fā)展,性能指標不斷提高,而且涂裝技術和涂裝材料先進,新材料新技術的不斷出現并被廣為應用,例如采用工程塑料代替鋼板,大大降低了成本,采用新型涂裝材料和工藝提高外觀質量。操作控制技術和計算機、電子技術的應用處于領先水平,歐洲用戶的環(huán)保意識強,對環(huán)保指標要求較高。
利勃海爾公司在此次展覽會上推出展品之最是載重能力為290 t的自卸車,功率2014kw,斗容積175m3,采用液壓傳動,成為設備之最,該公司還有2050kw,載重為364t,斗容積為220 m3的更大規(guī)格自卸車。上屆展覽會展出的是35 m3,功率2240kw的正鏟挖掘機也是展品之最。該公司展出的24TT、27 TT型整體快速架設塔式起重機,箱形截面塔身,塔臂采用伸縮式結構,采用遙控操作,架設速度快,人工輔助工作很少,目前在世界上獨此一家,使人耳目一新。
大型塔式起重機成功應用操作監(jiān)視系統(tǒng),在塔機起重、變幅、回轉作業(yè)時,司機可以很直觀地從屏幕上看到塔機的工作狀態(tài),預示著建筑機械控制技術進入了計算機時代?,F從幾個側面介紹相關展品及發(fā)展情況。
1.1、鋼筋加工機械產品
鋼筋加工機械參展企業(yè)有奧地利EVG公司,意大利OSCAM公司,德國PEDAX公司,美國KRB公司等共25個參展商。展出的展品有:數控鋼筋彎箍機、鋼筋切斷機,彎曲機、鋼筋調直機、鋼筋調直彎曲切斷一體化加工設備,可以工廠化生產建筑用各種形式的鋼筋。
從鋼筋加工機械展品上看,如冰島的鋼筋彎曲機,調直切斷機與我國的水平相差不大,但是自動調直切斷彎曲的彎箍機比較先進,控制精度高、生產效率高,適合工廠化加工作業(yè)。意大利OSCAM公司的彎曲機可以彎曲成螺旋狀立體鋼筋和平面鋼筋,大型自動下料切斷機,切斷端頭非常整齊,工作效率高,根據建筑工程需要加工出各種形狀和數量的鋼筋。EVG公司現場演示了彎箍加工過程,觸摸顯示屏可以直接編輯數據,由程序控制所需箍筋的形狀和數量,人機界面友好,加工速度快,能滿足建設工程用各種形式鋼筋。
從鋼筋加工機械發(fā)展趨勢看,隨著建筑設計與建筑施工技術的國際化,建筑工程設計與應用鋼筋必將進入商品化供應時代,根據建筑配筋表采購鋼筋,鋼筋加工由現場加工轉成工廠化生產,與商品混凝土相似,商品化供應鋼筋。我國的鋼筋加工也應朝著這個方向發(fā)展。
1.2、高空作業(yè)機械
參加本次展覽的高空作業(yè)機械展商有87個。展品有:高空作業(yè)車、高空作業(yè)平臺、高空作業(yè)梯等。高空作業(yè)車具有行業(yè)代表性的展示有四家公司:1)德國RUTHMANN公司展示了TTS1000型高空作業(yè)車,作業(yè)高度 100m,主臂5節(jié)長70m,折臂長30m,4橋專用底盤,作業(yè)面積大,雙向操作,多重安全保護,其作業(yè)高度是全球之最,成為本屆博覽會第一高度。2)德國WUMAG公司展示了WT850型高空車,高度85m是本屆博覽會第二高度。3)意大利PAGLIERO公司展示了高72m的高空作業(yè)平臺,本屆博覽會高度排名第三。4)芬蘭BRONTO 公司展示了最新系列產品MDT70S高70m的高空車,是本屆博覽會的第四高度,該公司生產的最大高度為88m高的高空作業(yè)車,本次沒展示樣機。他們的產品代表了高空作業(yè)車國際先進水平。
高空作業(yè)平臺,展品有電動、液壓、車載、折臂式、剪叉式與國內形式相差不多,但是品種多、規(guī)格全,而我國的產品品種相對少一些,市場應用量也少于國外,說明我國具有更廣闊的空間。
1.3、混凝土制品機械
砌塊成型機、空心板擠壓機、模具、拖板、振動器、配件等,參展商31個。砌塊成型機整機生產廠商有美國貝賽爾公司(BESSER),哥倫比亞公司(COLUMBIA),德國海斯(HESS)公司,瑪莎(MASA)公司, REKERS公司,RAMPF FORMEN 公司,芬蘭PCE公司,西班牙POYATOS公司,意大利OFFICINE CECCONI公司,荷蘭MASON EUROPE公司等都展示了自己的新產品。
國外砌塊機械生產企業(yè)對中國政府的發(fā)展新型建材,限制實心黏土磚生產,制止毀田燒磚節(jié)約耕地等政策都有一定了解,而且對中國市場調研搞得很細致,對不同地區(qū)的沙石水泥材料分析,選擇不同配比,有針對性地推動砌塊成型機銷售。目前德國海斯公司在中國境內已有50余家用戶。其他幾家著名公司在國內也有一定數量的用戶,這一點無疑對中國的砌塊機械生產形成了巨大的壓力。因此需要加速發(fā)展國產砌塊成型機械,以滿足日益擴大的國內市場需求。
歐洲國家對地面硬化處理比較講究,要求地面要有硬度而且要有透氣性,植物(草)可以在縫隙中生長,讓地球透氣,實現人與自然的交融,因此地面磚應用普遍。
配套件展品有:混凝土制品搬運工具,砌筑、鋪筑、轉移、提升、碼垛、裝運等設備。這類設備在國內并不多見。
2、加速發(fā)展、縮短差距
面對未來和加入WTO,不容樂觀,迅速提升國產建設機械質量和性能是當務之急。根據分析比較,在工程機械方面例如大噸位的挖掘機、壓路機、推土機、平地機、裝載機、汽車吊、履帶起重機、自卸車等產品我國差距較大,如50t汽車吊國外產品采用3橋傳動,性能高于國內50t汽車吊的4橋傳動車型,80t汽車吊采用6橋,而國外160t汽車吊采用5橋。我國中小型建筑機械與國外差距不大,產品在外觀制造質量、涂裝質量、可靠性和維護性方面不夠理想,通過努力可以趕上世界先進水平。小型施工工具在品種和數量上落后于國際市場。
2.1 差距主要表現在1)、產品分類細致,規(guī)格品種齊全。本屆博覽會展出的產品可分為23大類362個系列,與我國目前建設工程機械已有的18大類,300多個小類,4300多種規(guī)格型號相比,看起來相差不多,但是品種規(guī)格相比要細致得多,而且我們的18大類已經不能完全含蓋建設工程機械的全部內容。我國的產品與國際同類產品相比系列不全,從標準到產品,從小型機械到大型機械與國際同類產品相比差距較大,有許多品種尚屬空白。 2)、專業(yè)性配套、專業(yè)化生產能力差,產品可靠性不高的原因80%來自發(fā)動機、軸承、液壓泵、閥、缸等配套件。主機廠與配套廠之間不能協(xié)調發(fā)展,社會化配套能力較弱,專業(yè)化配套生產能力弱,形成不了規(guī)模,約束了整機發(fā)展。3)、整機可靠性差,主要原因是沒有形成可靠的專業(yè)配套社會化供應體系,主機廠不得不花費人力物力開發(fā)零部件,專業(yè)配套廠又由于配套量不能很快形成規(guī)模,對配套生產投入不大,甚至會轉移產品方向。4)、有些產品比較傳統(tǒng),幾十年如一日,創(chuàng)新力不強,一機配多工種工作輔件不夠,沒有最大限度的發(fā)揮機械作用,如挖斗改換鏟、錘、鉗等多種屬性沒有發(fā)揮出來。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較弱,愿意按部就班生產銷售,不愿意接受非標設計制造,往往失去研發(fā)機會,設計制造銷售各環(huán)節(jié)協(xié)調能力弱,制約了產品發(fā)展。5)、機械環(huán)保技術指標低,要求不嚴,如發(fā)動機廢氣物排放,振動噪聲等指標與國際水準差距大。6)、自動化技術、電子控制技術應用落后,電子控制技術在國外的建筑機械中已廣泛應用,現代建設機械的概念應當引起重視。
2.2 面對國際和國內工程機械建筑機械的發(fā)展現狀,既要認清差距,又要盡快找到出路。
2.2.1、加強技術創(chuàng)新,增加開發(fā)投入
目前國內企業(yè)的科研人才和經費均明顯不足,科技人才待遇雖然有所提高,但是與國外差距較大。尤其是科研經費不足,極少部分經費應用于科研,導致過去的開發(fā)項目成果產出率低而且水平差。企業(yè)為技術開發(fā)的主體,開發(fā)新品要做出大量的人才物投入,甚至要有犧牲精神,要敢于嘗試才可能成功。對產品性能,技術指標,可靠性進一步研究,新的開發(fā)思路是向高標準進攻,不斷完善產品性能,有自我淘汰意識。引入美學觀點,以整機設計為主,著重產品外觀、性能設計,把握關鍵技術的自主知識產權,主要配套件國際化采購,以保證和整機質量的提高。
據了解,目前德國設計人員應用的計算機軟件多數是WINDOWS2000和AUTOCAD2000,和我們所用的開發(fā)工具差不多,相信我們也有能力開發(fā)出國際一流的產品,研發(fā)出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加強基礎零部件的開發(fā)與合作,整機廠支持配套廠擴大規(guī)模提高產量質量,配套廠在整機上考核自己的產品并不斷改進提高,以達到降低成本擴大產量提高效益的共同目的。
2.2.2、提高制造手段,多出精品
生產型企業(yè)需要走股份融資渠道,積累資金開發(fā)新技術,上裝備改善生產條件,利用先進制造技術盡快換代老產品,推出新產品引導市場消費。對關鍵部件自己要有加工能力,對一般加工件或者配套件外協(xié)委托,利用社會剩余加工能力,走專業(yè)化合作道路。聯合是壯大的途徑,從管理要效益,理順大公司運作思路,準備與國際公司抗衡。
2.2.3、企業(yè)加強宣傳,敢闖國際市場
利勃海爾公司展示的設備從大到小,從整機到部件一一展示,利用“建筑機械工程機械奧運會”時機展示企業(yè)整體實力,起到了引導行業(yè)潮流的作用。向這類國際一流的公司有很多知識值得我們學習,吸收先進的管理經驗和營銷運作方法。
2.2.4、產品開發(fā)瞄準高起點、保護自主知識產權。關鍵部件采取國際采購方式,以優(yōu)質進口件替代國產件,提高整機質量。也可以帶動相關配套產品的開發(fā),使我們的整體水平與國際水平的差距縮小。配套廠也可以引進先進的配件生產,并逐步國產化出有自主產權的新產品。
2.2.5、整機外觀質量和涂裝質量,安全和環(huán)境保護技術的應用
歐洲用戶對環(huán)保要求較高,尤其對發(fā)展中國家的產品更是挑剔,看起來對我們不利,作起來對我們有利。這種高質量的要求會促使我們努力提高產品性能和質量。學會利用美學、人機工程學、系統(tǒng)工程學和價值工程學以及環(huán)境工程學的觀點創(chuàng)造優(yōu)美的外觀,增加工業(yè)產品的美感和魅力。
3、我國部分工程建設機械產品具有國際水平
我國工程建設機械整體水平位于國際同行業(yè)中等偏下,個別產品已接近或達到國際當代水平。通過“八五”及“九五”攻關、技術引進、改造和中外合資企業(yè)的發(fā)展,促進了行業(yè)的技術進步,整體技術水平和重點骨干企業(yè)都得到發(fā)展,提高了產品的技術含量,有50%的產品經過了更新換代。如內燃叉車、推土機、裝載機、平地機、商品砼機械、塔式起重機、施工升降機、12t~50t的汽車起重機、振動壓路機、瀝青砼推鋪機及穩(wěn)定土拌和設備等,產品技術與國外80年代中后期先進水平相當,其中推土機、內燃叉車、裝載機、振動壓路機等產品正在開發(fā)機電一體化、電子監(jiān)控、節(jié)能高效和智能化產品,電梯、液壓挖掘機、32t~85t非公路工程運輸車、鑿巖鉆機等產品通過中外合資生產與國外先進水平基本同步。在本屆博覽會上有以下產品可以比較:
3.1 國產施工升降機產品技術性能高于本次展覽會同類產品的水平,制造質量也達到了國際水準,價格優(yōu)勢則遠遠超出國際市場上同類產品的售價,在國際市場競爭我們占優(yōu)勢。相比之下路橋等工程建設中特種升降機國內開發(fā)得較少。
3.2 我國自主開發(fā)的鋼筋剝肋滾壓直螺紋連接技術,與展覽會上的產品比較,從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以及外觀質量、可靠性、施工工藝等方面高于國際同類水平。鋼筋網自動成型機在我國市場已開始應用,其工程應用證明,國產設備的性能價格比優(yōu)于國際同類產品,技術上已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初步實現了替代進口。
3.3 建筑用擦窗機的開發(fā)已處于國際水平,率先將VVVF控制技術應用于擦窗機產品上,但是產品的制造和外觀質量與國外相比有差距。
3.4 中小型塔式起重機以QTZ31.5型為例,其變截面設計優(yōu)于國際同類產品,性能價格比優(yōu)于國際同型號產品,如果進入國際市場必將具有更強的競爭優(yōu)勢。
隨著入關臨近,國際上的先進產品必將涌入中國市場,競爭會異常殘酷。國外很多公司已在我國主要城市設立了機構,為了長期占領市場正在積極準備,我們不能視而不見。要想在競爭中生存下去,就必須依靠不斷創(chuàng)新,轉變觀念開拓進取,在競爭中發(fā)展壯大,打造中華民族的建設機械品牌,滿足國內市場,供應國際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