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結構混凝土技術規(guī)程》(JGJ3-2002)第13.7.11條規(guī)定:大體積混凝土內部溫度與表面溫度的差值、混凝土外表面與環(huán)境溫度差值不應超過25攝氏度;要盡量降低混凝土入模溫度;混凝土澆筑完后應在12小時內覆蓋保濕保溫;防水混凝土養(yǎng)護期至少14天;大體積混凝土必須進行二次抹面工作,以減少表面收縮裂縫;
大體積混凝土澆筑常采用斜面分層澆筑分層振搗的方法,澆筑時混凝土自然流淌而形成斜面,混凝土振搗時從澆筑層下端開始逐漸上移。分層澆筑時應保證下上層混凝土要在下層混凝土初凝前澆筑完畢。并在振搗上層混凝土時,振搗棒插入下層5公分,使上下層混凝土之間更好的結合。
澆筑大體積混凝土應與預拌攪拌站做好混凝土澆筑的責任分工,配合攪拌站做好混凝土配合比試配工作,同時確定混凝土罐車數量以及運輸交通路線等。
大體積混凝土裂縫控制主要措施:
1, 優(yōu)選低水化熱水泥拌制混凝土,并適當使用緩凝減水劑和微膨脹劑,減少大體積混凝土體積收縮影響,以降低混凝土可開裂的可能性。
2, 在保障混凝土設計強度的前提下,適當降低水灰比,摻加適量粉煤灰以降低水泥用量。
3, 降低混凝土入模溫度,控制混凝土內外溫差(當無設計要求時,控制在25攝氏度以內),如降低拌合水溫度、骨料用水沖洗降溫、避免暴曬等。
4, 適當設置后澆帶,以減少外應力和溫度應力,也有利于散熱,降低混凝土內部溫度。
5, 必須二次抹面,以減少表面收縮裂縫,緊接進行保濕覆蓋保溫養(yǎng)護。
6, 可預埋冷水管,通過循環(huán)水將混凝土內部熱量待帶出,進行人工導熱。
參考資料:《建筑結構混凝土技術規(guī)程》(JGJ3-2002)
說聲謝謝,感謝回答者的無私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