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是將碎石或卵石與砂混拌,用以水泥漿為主的膠結材料粘接在一起的人造石。它可以塑造成梁、柱、板、基礎等各種結構形狀,可以配制符合結構性能要求的不同強度等級與性能,而且可以與鋼筋、預應力筋、增強纖維等結合成工程結構,因此它已成為當代建筑工程不可缺的最主要結構材料。隨著技術的進步,在出現(xiàn)高效減水劑后,配制高強混凝土成為現(xiàn)實,混凝土日益向高強度高性能方向發(fā)展;進入20世紀90年代,人們認識到磨細摻合料的作用,逐漸重視結構物的耐久性和壽命,導致混凝土向高性能的方向發(fā)展,在施工技術方面,則向大流動性泵送的方向發(fā)展?;炷潦撬嗷嘣獜秃喜牧希谂渲苹炷習r,諸元之間的增減、比例,對混凝土各種性能的影響,存在著一定的內(nèi)在規(guī)律性,如水灰比與強度的規(guī)律,以及散見于其他文獻中的骨灰比、包蓋系數(shù)等的論述。在混凝土技術發(fā)展到向高強、高性能、大流動性泵送施工方向發(fā)展的今天,有必要對混凝土配合比中諸元之間的配合與混凝土施工性、強度及長期性能之間關系的規(guī)律性進行探討。
1 骨灰比關系
骨灰比,顧名思義為混凝土中集料與水泥之比。在20世紀50年代以前,按重量計算的骨灰比多在7:1~10:1之間,隨著混凝土向高強、高性能方向發(fā)展,現(xiàn)在混凝土的骨灰比多在7:1~3.5:1之間。由于混凝土主要是由水泥加摻合料加水配成的漿體將散落的砂石混拌粘結在一起的,而且漿體的多少、稀稠,是否能包裹住砂、石,包裹砂、石后有多少余量,對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及后期性能都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稱之為漿骨比較合適。漿骨比的關鍵在于漿體量多少,配制某種強度等級的混凝土,首先要選定水泥,確定水灰比和單方用水量,自然就得出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漿體量。一般不摻引氣劑的混凝土含氣量約為1%,則990l減去漿體體積即為每立方米混凝土的集料體積。
2 砂漿與粗集料之間的關系
…………
點擊下載全文:混凝土配合比中諸多關系規(guī)律的影響